刘俊峰
,
袁华
,
杜波
,
曹敬煜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了提高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有利于其在导热硅脂中的分散,并由此在导热硅脂中形成一个有效的导热网络,达到提高导热硅脂导热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导热硅脂
,
碳纳米管
,
复合材料
,
导热系数
袁华
,
杜波
,
刘俊峰
,
曹敬煜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将高温碱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制成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改变碳纳米管高温碱处理的浓度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吸收峰强度和吸波频宽也有所提高,这对于调整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频段、吸波强度和吸波频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测试结果还表明,这种新型吸波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6~107Ω·c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抗静电的能力.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环氧树脂
,
雷达吸波材料
,
碱处理
杜波
,
袁华
,
刘俊峰
,
曹敬煜
,
黄德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09
为了在雷达X波段(8-12 GHz)内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采用对KOH活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CNTs)进行化学镀钻,然后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制成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对镀钴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微观表征,用弓型法测量在2.0~18.0 GHz频段内的雷达吸波性能,用高阻仪测试复合材料试样的体积电阻率.测量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碳管质量分数(2%)下,与原生碳管相比,镀钴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单吸收峰成功移至X频段,吸收频宽(R<-10 dB)明显增大,吸收强度也有所增强.新型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6~107Ω·cm数量级,具备良好的抗静电能力.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化学镀
,
钴
,
吸波性能
曹敬煜
,
李文善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以自制甲酸铜为原料,在润滑油基础油的保护下,采用热分解方法成功制备出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纳米铜粉.本文还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Cu~(2+)的初始浓度、球磨时间、热分解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铜粉粒径的影响,并用XRD和TEM对纳米铜粉进行了粒径计算和形貌观察;本文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对添加了纳米铜粉润滑油添加剂的甲基硅油进行了极压性能P_B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制备工艺参数Cu~(2+)的初始浓度0.33mol/L、球磨时间12h、热分解温度200℃、搅拌速度30rad/min时,所制纳米铜粉粒径分布均匀,呈球形,表面未氧化,平均粒径为42nm;添加了纳米铜粉的甲基硅油的极压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纳米铜粉
,
润滑油基础油
,
热分解
,
极压性能
曾雄智
,
皮建辉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7
敬钊毒素-Ⅰ(JZTX-Ⅰ)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Ⅰ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Ⅰ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 nm的蓝移以及7.4和8.0 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Ⅰ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Ⅰ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谱
,
单层小脂质体
,
敬钊毒素-Ⅰ
赵小稚
,
崔嵛
,
王敬志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608
曹家洼金矿小尹格庄矿段已进入深部开采,岩温是影响采场热环境的主要热源;根据热传导理论分析,采用浅孔测量岩温的方法合理可行,通过测量得出了曹家洼金矿岩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岩温对井下风流温度升高的作用,认为该矿深部开采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害,热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需加强通风降温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关键词:
深部开采
,
岩体温度
,
热环境
,
热害
全妙华
,
曾雄智
,
皮建辉
,
邓梅春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4.011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敬钊毒素-V(JZTX-V)分子N-端酪氨酸残基剪切体(Y1-JZTX-V),并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剪切体的最佳氧化复性条件: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50、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1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样品浓度为0.05 mg/L、复性温度为4 ℃.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敬钊毒素-V剪切体Y1-JZTX-V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表达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0±2.5)nmol/L和(39.6±3.2)nmol/L.与天然的敬钊毒素-V相比,该剪切体对大鼠DRG细胞上的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但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却大大降低,表明敬钊毒素-V分子N-端的酪氨酸残基是一个与TTX-R钠通道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化学合成
,
敬钊毒素-V剪切体
,
复性
,
钠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