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Li2MnSiO4/C正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杨蓉 , 刘晓艳 , 邓坤发 , , 雷京 , 路蕾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三元液相体系中合成了球形Li2MnSiO4/C复合正极材料,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XRD测试表明Li2MnSiO4具有正交结构,对应Prnn21空间群.SEM显示所得样品为小于1μm的球形颗粒.将Li2MnSiOdC组装成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在1.5~4.6 V,该样品的初始充电容量达310 mAh/g,放电容量高至286mAh/g,为理论比容量的85.9%;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2mAh/g.

关键词: 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2MnSiO4 , 三元液相体系

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杨双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4.003

高炉采用精料和球团烧结生产工艺,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使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575?t/(m3*d),焦比降低40.66?kg/t。

关键词: 高炉 , 强化冶炼 , 焦比 , 利用系数

黄金选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胡春融 , 杨凤 , 杨廻春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7.009

近年来,黄金选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常规矿石和难处理矿石选技术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文中详细论述了破碎磨矿、重选、浮选、氰化、金银精炼等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同时论述了焙烧氧化、热压氧化、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等难选矿石预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黄金选技术 , 进展 , 发展趋势

头部翘板材矫直策略分析

崔丽 , 郭强 , 胡贤磊 , 刘相华

中国冶金

随着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的大量开发,头部翘成为板材生产过程的一种常见缺陷,同时部分矫直机矫直能力不足,使头部翘板材矫直过程困难。以开发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头部翘呈蛇形板材矫不平问题为依托,采用弹塑性差分的曲率积分方法,研究头部翘对传统矫直过程残余曲率和矫直力的影响,提出利用静压矫直方法解决头部翘板材矫不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证明:静压矫直可以有效解决头部翘板材矫不平问题,改善板形,减小切损量。

关键词: 头部翘 , 矫直能力 , 静压矫直 , 残余曲率 , 矫直力

高炉能量平衡分析与节能途径

杨双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5.001

以水高炉为例进行能量平衡分析,并在目前冶炼条件下,提出进一步降焦节能的途径,对高炉节能降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炉 , 降焦节能 , 能量平衡

球团烧结法生产实践

杨双平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1.002

介绍了水24m2烧结机采用的球团烧结法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球团烧结法在技术、经济上均优于传统的烧结工艺,能提高烧结矿的产量、质量,降低固体燃耗。

关键词: 球团烧结法 , 生产 , 提高质量

π盒的展到弯曲形变

姜丽 , 孙玉宝 , 马红梅 , 张志东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5.016

根据液晶动力学理论研究了π型液晶盒中从展到弯曲的转变过程和转变所需的最小电压.在低电压驱动情况下,具有非对称预倾角度的展结构转变为非对称状态;在高于转变电压的脉冲作用下,再转变成为弯曲结构.结果表明,转变电压随着锚定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面黏滞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预倾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转变时间比其他方法要快得多,可以小于50 ms.

关键词: 液晶 , π型盒 , 转变电压 , 锚定强度 , 表面黏滞系数 , 预倾角度

热障涂层皱的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刘云川 , 李志华 , 李爱明

材料导报

在EB-PVD/(NiPt)Al涂层中存在皱(Rumpling)现象 ,导致涂层的早期失效.综述了皱(Rump-ling)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皱的力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皱的机理及力学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研究皱机理并改进模型的途径.提出了在粘结层晶体尺度内棘轮效应与热扩散间存在耦合作用的设想,并认为这种耦合作用是形成皱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热障涂层 , , 力学模型 , 棘轮效应 , 循环塑性

热轧带钢头部翘原因分析

孙蓟泉 , 张海滨 , 于全成

钢铁研究学报

窄带钢热轧时产生的头部翘会给操作带来麻烦,并影响产品质量,还容易损坏设备.笔者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相关模型,对产生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带钢 , 热轧 , 头部翘

连续退火机组带钢板形翘控制

杜国强 , 袁文振 , 张宝平 , 张立元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98

针对高强度带钢连续退火过程易发多发的板形翘问题,根据带钢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分布不均导致了翘的机理认识建立了带钢翘生成力学模型,求解获得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与翘大小的关系及影响规律,并分析指出连退机组平整机单辊驱动是导致带钢产生上下表面延伸差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某高强度带钢连退机组存在的板形翘问题,建立该机组平整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上下工作辊辊径差、轴线偏心距和摩擦因数差对带钢上下表面延伸差的影响,并提出以减小厚度方向延伸不均为目标的板形翘控制的若干对策措施.将所提出的对策措施上机试用并多次优化调整后稳定用于某连退机组的实际生产,使该机组产品带钢的板形翘缺陷得到明显改善,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关键词: , 有限元 , 延伸差 , 控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