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4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爆轰纳米金刚石在水中稳定分散研究

李晓杰 , 彩虹 , 王小红 , 罗宁

材料科学与工艺

采用机械研磨加化学方法(MCMT)对爆轰纳米金刚石(PCD)表面进行改性,然后制成改性后PCD(MPCD)O/W微乳液,从而实现PCD在水中的稳定分散.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粒度仪对PCD和MPCD官能团、PCD粒度、MPCD O/W微乳液的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D团聚现象很严重,平均粒度为410nm,甚至有粒子粒径达4.6μm以上;MPCD平均粒径为13.04nm,在MPCD O/W微乳液静置七周期间,未发现沉淀和分层现象但是有粒子长大,MPCD平均粒径增大到26.14nm;MPCD表面非极性官能团C-H增加了,而极性官能团-OH、-COOH有所减少.用油相对PCD进行MCMT,可明显减小粒子粒径,增加MPCD表面的C-H,减少-OH、-COOH,有助于MPCD形成MPCD O/W微乳液.

关键词: 爆轰纳米金刚石 , 微乳液 , 表面改性 , 稳定分散

多层球粒子彩虹光强分布特性研究

陈中忠 , 许传龙 , 宋兆龙 , 王式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多层球Debye级数分解理论,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多层球粒子一阶彩虹的光强分布,分析了多层球粒子的参数—折射率指数因子对多层球粒子的一阶彩虹主峰角位置的影响;同时根据多层球Debye级数分解理论,将多层球粒子的各阶彩虹进行分离,对不同特性散射结构的光强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阶干涉强度对散射场的贡献.

关键词: Debye级数分解理论 , 一阶彩虹 , 指数因子 , 多层球

LH-8型铝件彩虹色处理剂

李贤成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10.008

采用LH-8型彩虹色处理剂对铝件进行低温化学浸泡式处理,无需用电.介绍了该处理剂的配方、配制、适用范围与特点及处理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溶液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方法.该膜层耐蚀性良好,在室内存放1年不变色,在w=5%NaCl溶液中浸泡48 h以及经喷漆后通过3个周期以上的中性盐雾实验表面不腐蚀.该处理剂可直接用于铝件表面装饰或作喷漆、喷塑、电泳涂装的前置镀层.

关键词: 铝件 , 彩虹 , 化学浸泡 , 处理剂

可见光波段超材料左手行为及左手异质结构捕获彩虹效应

付全红 , 赵晓鹏 , 海明 , 代琛 , 陈一帆 , 陈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2.009

基于自下而上的电化学沉积法,利用改进的工艺在一片 ITO 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双层银树枝多带光学左手材料,并测试其透射和平板聚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可见光波段出现3个透射通带,并且当入射光的波长为透射峰值波长时,在距离样品后表面半波长附近出现平板聚焦效应,充分证实了样品在可见光波段的左手行为。将两个相同的左手材料样品以一定的间距组合成一个左手异质结构,当一束复色光沿左手异质结构的中心线入射时,在左手异质结构中出现一条非常明亮的、由紫到红的彩色光带,表明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的位置停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光谱的空间分离,即捕获彩虹效应。

关键词: 可见光波段 , 电化学沉积 , 左手异质结构 , 捕获彩虹效应

钨合金断裂面的研究

秦志伟 , 李云凯 , 李树奎 , 罗飞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z1.122

介绍了断裂面的几种形成方式,主要研究在冷等静压成型过程中用模具预制缺口法形成的断裂面对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有限元ANSYS程序模拟缺口试样拉伸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关键词: 钨合金 , 冷等静压 , 断裂面 , 有限元模拟

目前拉盖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简况

郭庆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1.12.012

简述了拉二片罐国内的市场状况,铝开盖的发展趋势,指出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是国内易拉罐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拉二片罐 , 开盖 , 降低成本

无铅切削铝合金

黄志其 , 尹志民

材料导报

综述了国内外无铅切削铝合金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目前在美国铝业协会注册的切削铝合金以及它们的化学成分范围,阐明了无铅切削铝合金的两种切削机制以及合金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简述了切削铝合金切削性能的等级分类,并指出了今后无铅切削铝合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无铅 , 切削 , 铝合金 , 切削机制 , 合金元素

Kossel花样中的倒矢量分析

王冠英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61

点源发散X光衍射作用(系消光吸收)的花样是空间立体结构的花样.它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的记录只是局部花样的记录(亦称Kossel花样).Kossel花样的分布与倒空间中倒矢量的分布直接相关联.通过对Kossel花样中倒矢量的分析,发现了花样的自身规律;导出了解题的间接替代和直接替代方法;总结出虚晶面理论.如果不借助于倒空间的方法,也没有做倒矢量分析,对照相底片上记录的花样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如何解释,可能就束手无策.只要弄清Kossel花样中的倒矢量分析,Kossel技术的应用就能得心应手操作自如.

关键词: 三圆交点图 , C吸收圆 , 虚线圆

掺杂对高钙生料烧性的影响

马先伟 , 陈胡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6.025

本文比较了外掺各种氧化物对高钙生料烧性的影响规律.以高钙生料为基准,分别掺入2%的Li2O、CuO、TiO2等13种氧化物,煅烧至1300℃和1400℃,测其f-CaO.结果表明:外掺氧化物改善烧性作用大小排序,在1300℃为CuO>Co2O3>ZnO>Li2O>Cr2O3>PbO>WO3>ZrO2>TiO2>MnO2>MgO>P2O5>BaO>基准样,在1400℃为TiO2>ZrO2>WO3>MnO2>PbO>Co2O3>MgO>基样>ZnO>CrO3>P2O>BaO>CuO>Li2O.煅烧温度条件不同,外掺氧化物对烧性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和深入研究:在低温(1300℃)阶段明显改善烧性,但在高温(1400℃)阶段则不明显或使烧性变差,如CuO;在低温煅烧阶段改善烧性不明显,但在高温阶段效果显著,如TiO2;在高温阶段烧性明显变差,如Li2O.

关键词: 外掺氧化物 , 高钙生料 , 烧性

石墨化切削钢的变形抗力

张永军 , 韩静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石墨化切削钢是顺应切削钢无铅、低硫这一发展趋势而提出的.本文制备了以铁素体和石墨为组织特征的石墨化切削钢的试验用钢,同时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T为850~1050℃,应变速率为1.0、10s-1条件下,对试验用钢进行了单道次高温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高温应力-应变曲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钢的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应变速率10s-1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为再结晶型.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了试验用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给出其具体参数.变形抗力实测值与按照模型计算的预测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石墨化切削钢 , 高温轴向压缩试验 , 变形温度 , 应变速率 , 变形抗力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