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玻璃钢冷却塔消声器的优化设计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6.06.008

本文根据逆流式冷却塔的结构和噪声特点,在冷却塔出风口设计了阻性环式消声器,并以消声器体积为目标函数,选用网格优化法对该消声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消声器 , 冷却塔 , 优化设计

玻璃钢板壳结构冷却塔的稳定及振动问题研究

, 康治国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0.06.003

玻璃钢板壳结构冷却塔是目前冷却塔行业中的一种新型产品.它改变了冷却塔主要以钢框架作为承载件的传统,而以玻璃钢板壳作为冷却塔的承载结构,因而使冷却塔具有重量轻、外型美观及防腐性强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冷却塔结构设计角度出发,讨论了板壳结构冷却塔的稳定性及振动特性,并进行实例分析.

关键词: 玻璃钢 , 冷却塔 , 稳定 , 振动

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振动特性研究

, 全炜倬

玻璃钢/复合材料

随着汽车向高速化、轻量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将轻质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除了轻质化、性能可设计外,更具有环保性.本文主要针对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间接对接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整车非线性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在时域内,对路面和发动机不同激励工况下汽车的振动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与传统车身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提出天然复合材料车身各性能参数的选择原则,为实现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大规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 , 汽车动力学 , 模态综合法

FRP冷却塔最优控制研究

, 康治国 , 唐宜君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1.06.003

本文建立了由风机偏心及风机偏心与脉动风荷载共同作用两种情况下,某逆流式冷却塔的振动模型,并用最优控制理论对冷却塔的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文中还给出计算实例.

关键词: 冷却塔 , 振动 , 最优控制

拉挤玻璃钢型材冷却塔优化设计

, 冯奇 , 费云鹏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1999.05.002

本文将拉挤玻璃钢型材冷却塔简化为合理、有效的空间框架模型,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取样和网络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结构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文中还对工程实例作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 拉挤玻璃钢 , 冷却塔 , 优化设计 , 有限元法

WO3中单斜相/六相异相结的构建及提高光催化降解罗丹B活性

卢圆圆 , 刘果 , 张静 , 冯兆池 , 李灿 , 李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1023-3

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以TiO2,WO3和Bi2O3等半导体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受到广泛关注.WO3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电致变色、气敏和光催化等性能,在电致变色器件、气敏传感器和光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由于WO3具有高的太阳能利用率、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和较强的抗光腐蚀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所以在光解水制氢及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WO3半导体表面上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效率是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而限制了WO3在光催化领域的工业应用.研究发现,TiO2材料在从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的过程中,通过精细调变焙烧温度,可以在两种晶相的界面形成TiO2异相结.形成的锐钛矿-金红石异相结能有效促进电子-空穴分离.目前,构建异相结已成为改善光催化剂电子-空穴分离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人们先后成功构建了α-Ga2O3/β-Ga2O3,α-Bi2O3/β-Bi2O3和WO3/WO3·H2O等异相结,这些异相结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水产氢和降解污染物反应中显示了比单一晶相更高的光催化活性.WO3是一种多晶相材料,具有正交、六、单斜和四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六晶相(h-WO3)由于具有开放结构而在气体传感器和电池电极等领域显示了突出性能,而单斜晶相(m-WO3)具有合适的带宽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因而广泛应用在光催化领域.而且,h-WO3的导带和价带均低于m-WO3的导带和价带,所以在WO3材料中有可能通过构建单斜/六异相结(m-WO3/h-WO3)来提高WO3的光催化性能.本文借鉴半导体异相结概念,采用固相热分解法,试图通过调节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以构建m-WO3/h-WO3异相结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WO3样品的晶相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等进行了表征.以光催化降解罗丹B(RhB)为模型,研究了不同晶相WO3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WO3晶相和异相结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为WO3材料中异相结的构建提供思路、方法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采用偏钨酸铵固相热分解制备WO3的过程中,焙烧温度为600-700℃时,样品为单斜晶相,随着焙烧温度升高至800℃时,样品中开始出现六晶相.随着焙烧温度升高,h-WO3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当温度升至1000℃时,h-WO3的含量有所减少.SEM和HRTEM结果验证了m-WO3/h-WO3异相结的形成,小的m-WO3粒子分布在棒状h-WO3上,并且两者紧密接触.为了进一步证实WO3的异相结效应,将偏钨酸铵在800℃焙烧不同时间(8-30 h).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焙烧时间可有效控制m-WO3和h-WO3混合晶相比例,800℃焙烧8h时m-WO3为主要晶相,焙烧12h时h-WO3含量明显增加,当焙烧时间延长至24和30h时h-WO3含量减少.SEM结果同样显示,在800℃焙烧12h样品中棒状h-WO3显著增多,与小的m-WO3粒子接触几率增大,即m-WO3/h-WO3异相结数量增加.不同晶相WO3样品光催化降解RhB的结果表明,具有m-WO3/h-WO3异相结结构的WO3催化剂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单斜相/六相异相结的形成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降解RhB的活性.而在具有m-WO3/h-WO3异相结结构的WO3催化剂中,随着焙烧温度升高或焙烧时间延长,h-WO3含量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暴露的m-WO3/h-WO3异相结数量减少,因而使得活性有所降低.本文采用固相热分解法通过调变焙烧温度构建了m-WO3/h-WO3异相结光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光催化降解RhB的活性,这对设计合成高效WO3基光催化剂具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 氧化钨 , 异相结 , 热分解法 , 光催化 , 罗丹B

湖北随州硬玉质变霓正长岩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应用研究

赵文俞 , 王勤燕 , 陈文怡 , 叶先贤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0.02.014

随州硬玉质变霓正长岩的岩石组织结构、矿物赋存状态、矿石可选性和玻璃陶瓷原料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该资源具有易采易选两大优点,矿石经单一磁选的精矿可作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同时已反复试验证实该资源可烧成原矿用量达90%的釉面墙地砖.

关键词: 湖北随州 , 硬玉质变霓正长岩 , 玻璃陶瓷原料

罗丹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 , 合成 , 应用

外加交变电场情况下屏蔽孤子自偏换特性研究

忽满利 , 李文慧 , 马志博 , 种兰祥 , 廖春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1.016

用微扰法从理论上计算了外加交变电场的光折变晶体中屏蔽孤子的自偏转特性,在外加交变电场的有效电场方向与晶轴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晶体中形成屏蔽孤子,其自偏转方向偏向晶轴反方向,并且孤子中心的偏转轨迹为一抛物线,当传播距离为一定值时,其偏转距离与外加交变电场值的三次、光强调制度分别成正比,当孤子中心光强与暗辐射强度的比值为10时,光孤子的偏转距离最大.伴随自偏转的同时,光孤子中心的空间频率随着传播距离由低频向高频线性移动,导致光孤子的横截面振幅分布发生了变化,偏转方向的曲线斜率变大,反方向的曲线变得平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自偏转 , 微扰法 , 屏蔽孤子 , 交变电场

光纤中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罗开基 , 刘庆仪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2.02.017

本文采用变分法,探讨了三阶色散存在时类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导出了类孤子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讨论了三阶色散对类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三阶色散 , 孤子 , 变分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