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5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铝锂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与时效阶段的相关性

蔡超 , 李劲风 , 王恒 , , 许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不含Zn及0.72% Zn微合金化的Al-3.7Cu-1.15Li-0.5Mg合金T6态时效(150及175℃)不同时间后的晶间腐蚀行为,建立了其腐蚀-时效进程状态图.结果表明,Zn微合金化铝锂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略低于不含Zn微合金化的铝锂合金.随时效进程的发展,铝锂合金腐蚀类型变化规律为:孔蚀或局部晶间腐蚀(时效早期),全面晶间腐蚀(欠时效阶段),局部晶间腐蚀(近峰时效阶段),孔蚀(过时效阶段).晶间腐蚀深度随时效时间延长呈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规律.时效时间延长,一面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并且呈不连续分布,另一面晶内T1相及θ相析出,晶内电位降低,晶界及晶内电位差减小,从而导致上述腐蚀类型的变化.

关键词: 铝锂合金 , 晶间腐蚀 , 时效

用海花天然染料为敏化剂制备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

郝洪顺 , 杨阳 , 秦磊 , 王丽君 , 胡志强 , 刘贵山

人工晶体学报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海花中提取天然染料,用其作为敏化剂制备了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天然染料组成进行分析,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不同pH值下的海花染料进行测试,并对其敏化的纳米TiO2太阳电池进行光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海花天然染料主要成分为指甲花醌、木犀草素,次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及芹菜素等;在中性(原始pH值)条件下,在可见光区约420 nm、470 nm、670 nm处有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约340 nm处有吸收峰;在碱性条件下,由于指甲花醌、木犀草素、芹菜素等酚羟基质子解离,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强度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a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脱镁叶绿素,主要吸收峰都在420 nm和670 nm左右;在pH =5时,海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制备的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比较好,开路电压为0.39 V、短路电流密度为0.66 mA·cm-2、填充因子为0.60、光电转换效率为0.15%,400nm处IPCE为1.7%.

关键词: TiO2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pH值 , 光电性能

罗克普坯连铸机拉速提高后的脱控制

杨大海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1.02.012

本文介绍罗克普坯连铸机提高拉速后产生脱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小方坯连铸脱原因分析和控制脱的技术与方法

徐松 , 吴耀光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1.05.012

分析造成方坯脱的原因,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一些技术和方法控制铸坯脱.提出了用新技术和工艺改造和装备连铸机,彻底解决坯脱的思路.

关键词:

石英的制备及表征

雷芸 , 姚建云 , 张科 , 袁继祖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以安徽凤阳石英为原料,利用石英在高温煅烧制备石英,并对影响石英-石英转化率的因素:石英的粒度,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分别进行研究.

关键词: 石英 , 石英 , 煅烧温度 , 保温时间 , 转化率

酒钢连铸坯裂纹和脱原因初探

屈正平 , 闫丽萍 , 巨建涛 , 王忠涛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5.007

通过正交试验初步查明了影响150mm×150mm连铸坯裂纹和脱的工艺因素,提出了改善铸坯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连铸 , 裂纹 , , 正交试验

坯和圆坯在菱孔中的变形分析

阎军 , 田文庆 , 陈林 , 沈晓辉 , 章静

钢铁

为满足钢坯连轧机在生产圆坯和坯的需要,同时提高椭圆和圆孔型的利用率,提出“椭圆圆菱”孔型系统生产坯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和工业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圆坯和坯在菱孔型中的变形规律,对比了坯进菱孔和圆坯进菱孔轧制时的变形特点。发现圆进菱轧制时轧件的变形更加均匀,轧件的头尾尺寸超差小,菱孔的磨损更加均匀。为合理利用中间圆孔型轧制坯工艺规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坯;圆坯;菱孔;轧制;有限元

坯和圆坯在菱孔中的变形分析

阎军 , 田文庆 , 陈林 , 沈晓辉 , 章静

钢铁

为满足钢坯连轧机在生产圆坯和坯的需要,同时提高椭圆和圆孔型的利用率,提出"椭圆-圆-菱-"孔型系统生产坯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和工业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圆坯和坯在菱孔型中的变形规律,对比了坯进菱孔和圆坯进菱孔轧制时的变形特点.发现圆进菱轧制时轧件的变形更加均匀,轧件的头尾尺寸超差小,菱孔的磨损更加均匀.为合理利用中间圆孔型轧制坯工艺规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 圆坯 , , 轧制 , 有限元

镀锌管表面白斑起因分析

王荣

腐蚀与防护

08钢板制成的管在电镀锌后,库存半个月左右发现其表面出现大量白斑,白斑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该白斑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由于镀锌前酸洗过度,钢板表面产生严重晶间腐蚀和晶粒脱落,导致镀锌过程中锌层愈合不良,锌层不连续.腐蚀产物主要为ZnO,呈白色绒毛状结晶物聚集在表面微孔区域.

关键词: 电镀锌 , 白斑 , 腐蚀 , 晶粒脱落

HRB335小坯脱的原因分析及控制轧制

曹志刚,,王建新,许伟阳,李燕,杜忠泽,王春波4

物理测试

是小方坯连铸常见的质量缺陷,一般认为结晶器磨损严重,钢水在结晶器内冷却不均匀,以及二冷喷嘴状况不佳,二次冷却不均匀等是脱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钢)第一炼钢厂2号连铸机HRB335钢连铸坯脱的成因:一是HRB335钢水过热度较高,相比过热度较低的HPB235,其坯壳厚度比HPB235的薄,坯壳厚度越薄,出结晶器后液芯长度较长,铸坯就容易变形,出现脱的概率越大。二是喷淋管不能满足均匀冷却的要求,增大铸坯脱概率。应对措施:增大二次冷却强度,将HRB335钢的比给水量由1.73 L/kg增加到1.83 L/kg;侧弧喷淋管支管长度由172 mm缩短到127 mm。采取上述措施后,脱废品率大幅下降。同时,对脱量在允差范围内的小方坯,采用控制轧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可以对脱较轻钢坯进行纠正。

关键词: 连铸坯 , rhomboidity , secondary cooling intensity , spaying tube , controlled rolling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5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