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花
,
拜文霞
,
左世永
,
冯利邦
,
耿中荣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燃烧法于900℃制备了一种新型的MgMoO4∶Tb3绿色荧光粉.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样品的物相和结构,利用漫反射光谱(DRS)、激发(PLE)和发射光谱(PL)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荧光粉为纯相MgMoO4;这种荧光粉可以被355 nm的紫外光有效激发并在545 nm处具有最强发射峰.同时研究了荧光粉的优化工艺条件,即Tb3+的掺杂浓度为0.20,合成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5 min,n(CA)∶n(Mg+ Mo)为0.8∶1.CIE色度图分析表明,这种荧光粉的发光位于绿光区域,是一种适用于白光LED的潜在的绿色荧光粉.
关键词:
MgMoO4
,
Tb3+
,
燃烧法
,
绿色荧光粉
朱晓波
,
李望
,
管学茂
,
马娇
硅酸盐通报
叙述了拜耳法赤泥脱碱的意义以及我国拜耳法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物相特点,结合国内外拜耳法赤泥脱碱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拜耳法赤泥脱碱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拜耳法赤泥高效脱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
脱碱
,
综合利用
,
稀有金属
,
建筑材料
刘日鑫
,
张锦洲
,
古丽
,
封硕
,
张伟伟
硅酸盐通报
论文通过XRF对拜耳赤泥元素及氧化物含量进行分析;对拜耳赤泥的比表面积、吸水率、粒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以活性粉煤灰作为参考,通过取代水泥法和氧化钙法,对比分析了拜耳赤泥和粉煤灰的活性.结果为:拜耳赤泥中的氧化铝含量较粉煤灰高,氧化钙含量低于粉煤灰;比表面积为粉煤灰比表面积的1.63倍,吸水率也高于粉煤灰;随着取代量的增加,赤泥和粉煤灰试件7d和28 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经过高温养护2h后,赤泥/氧化钙系列试件的抗压强度均明显高于粉煤灰/氧化钙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用拜耳赤泥的活性高于Ⅰ级粉煤灰的活性.
关键词:
拜耳赤泥
,
活性
,
粉煤灰
司常钧
,
张召述
,
罗中秋
,
夏举佩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拜耳法赤泥固化堆存为背景,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的物理特性和自然沉降特性,比较了不同促沉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对赤泥浆体沉降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赤泥促沉剂的合理配比:腐植酸钠/萘系减水剂/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1/2/3,在浓度为40%的赤泥浆体中掺用3.4‰的促沉剂,沉降8h后沉降层浆体浓度可以达到52.6%,24h后沉降层浓度可以达到59.8%;与自然沉降24h相比,沉降层浓度提高了27%;对强化浓缩赤泥进行固化,并与自然沉降赤泥固化体相比,内聚力提高了50%,提高了固化堆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
沉降
,
堆存
罗中秋
,
司常钧
,
樊斌
,
周新涛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拜耳法赤泥固化干堆为背景,研究了低温陶瓷胶凝材料对赤泥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60%的浆体中加入胶凝材料可显著提高材料土工力学性能.同时XRD、SEM分析表明,低温陶瓷胶凝材料中活性硅酸盐矿物在赤泥游离碱激发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化铝硅酸盐和水化硅酸盐,这些水化产物填充于赤泥颗粒间,使颗粒胶结连接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尾矿的安全堆存.
关键词:
赤泥
,
低温陶瓷胶凝材料
,
固化
杜雪莲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TG-DSC、XRD及TEM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软研磨处理对拜耳石的微结构及热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研磨减小拜耳石晶粒尺寸、引起它的晶格畸变、加速拜耳石向热稳定相的转变.相比于未经研磨的拜耳石,软研磨处理使得拜耳石热解时向热稳定相α-Al2O3开始转变及转化完成的温度分别降低了800℃和150℃,热解过程未出现θ-Al2O3过渡态,而是经历α-Al(OH)3→γ-AlOOH→γ-Al2O3→α-Al2O3晶型转变途径.也即,软研磨处理明显降低了拜耳石向稳定相α-Al2O3转变的热解温度,改变其热解途径.
关键词:
拜耳石
,
软研磨
,
微结构
,
热解机制
,
改性
燕昭利
,
曹建亮
,
王燕
,
马名杰
,
孙广
,
王晓冬
,
哈日巴拉
,
张战营
材料导报
总结回顾了拜耳法赤泥的催化应用研究现状,讨论了赤泥的改性处理方法、催化特性和涉及的反应机理,并与其他铁系催化剂和商业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拜耳法赤泥是现有商业催化剂的一种良好替代品,对许多反应都具有潜在的催化应用价值.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
改性
,
催化应用
,
现状
郑家燊
,
傅朝阳
,
刘小武
,
彭芳明
,
黄先球
,
赵景茂
,
吴灿奇
,
徐卫东
,
王选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XRD、XPS和EPMA对中原油田文23-1、23-8气井油管腐蚀产物和管材进行分析,并试验了碳钢在CO_2介质中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中的CO_2及凝析水是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管材的非金属夹杂物(MnS、Al_2O_3)含量超标,是加速油管在CO_2环境中局部腐蚀穿孔破坏的另一原因。还探索了应用缓蚀剂防止气井CO_2腐蚀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气井
,
Oil pipe corrosion
,
Failure analysis
,
Inhibitor
王志
,
韩敏芳
,
张以河
,
周风山
硅酸盐通报
利用二氧化碳对具有强碱性的拜耳法赤泥进行湿法碳化脱碱实验,研究了在CO2气流量为0.3 L/min条件下,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CO2压力对拜耳法赤泥脱碱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脱碱条件.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50℃,液固比为7,CO2压力为4 MPa,反应时间2h条件下,拜耳法赤泥的脱碱率达到50%以上.脱碱后赤泥碱含量大幅降低,有助于减轻对土壤及地下水源的危害.
关键词:
赤泥
,
脱碱
,
碳化
,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