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书红
,
扬振炜
,
蔡珣
,
陈秋龙
功能材料
研究了非晶Ni-Mo-P沉积层的应力、成分及气孔率,它们对镀层在5% 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气孔、应力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Na2MoO4浓度及pH值下获得的非晶Ni-Mo-P沉积层具有最佳抗腐蚀性.随着镀液中Na2MoO4含量的增加,镀层应力很快从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镀层的气孔率增加.当Na2MoO4浓度大约为0.05g/L时,容易获得低孔隙率、低应力的非晶镀层.镀层气孔率、应力增加,镀层的耐蚀性显著降低.试样的长期腐蚀抵抗主要取决于镀层的应力,短期腐蚀抵抗则取决于镀层的气孔率.镀层具有低应力无气孔时,非晶镀层中Mo的含量越高,镀层在5% NaCl中的抗腐蚀性越好,而P含量的变化对镀层抗腐蚀性能无明显影响.镀层的应力采用X射线应力仪测定,并通过观察试样在5% HCl中浸泡25d后的外观进一步验证.采用浸泡腐蚀测试、硝酸变黑腐蚀测试、气孔率贴滤纸测试及电化学腐蚀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了沉积层的腐蚀行为.
关键词:
非晶
,
Ni-Mo-P
,
化学镀
,
耐腐蚀性
,
NaCl
王颖生
,
赵志星
,
成富全
,
赵勇
钢铁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铁矿
,
烧结
,
转鼓强度
,
低温还原粉化
武轶
,
黄发元
,
金俊
,
闫媛媛
,
夏征宇
,
熊德怀
钢铁研究
介绍了扬迪粉(YD粉)烧结配矿优化试验情况及不同硅源对高YD粉配比烧结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具有高孔隙度的YD矿替代B粉、C粉和E粉后,混合料水分应适当提高,以改善混匀制粒效果.因原料装料密度降低,使原始料层透气性得到改善,烧结生产率得到提高,烧结矿还原性略有改善,T<,D>-T<,S>区间和T<,D>-T<,m>区间均呈现变窄趋势,这有利于改善高炉透气性和降低焦比,但烧结矿TI和成品率呈下降趋势,固体燃耗略有升高.当YD粉配比增加到30%时,不同的硅源对烧结指标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YD粉
,
烧结
,
配矿
,
硅源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秦勤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
,
振动
,
振纹
,
轧制界面
王永涛
,
臧勇
,
吴迪平
,
秦勤
钢铁
对轧机振动性质、致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连轧机组中发生振动的F2、F3轧机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发现,轧机振动以水平方向为主;轧辊和轧件上的振纹频率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将最终振纹折算到轧制界面上后其长度与接触弧长相等。这说明振纹与接触弧有直接的联系。提出了CSP轧机的辊面振纹扩展致振机理,即轧机振纹是工作辊初始振纹在轧制过程中逐渐在辊面扩展形成,轧辊表面振纹引起并加剧了轧机的非正常振动。该理论对同类轧机振动抑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CSP轧机;振动;振纹;轧制界面
刘迎文
,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热声发动机中复杂的起振、消振行为,在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上,开展了工质类型、加热功率、充气压力等参数对热声发动机起振、消振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纯氦气和90%氦气+10%氩气的混合气体时,系统存在一最佳的充气压力值,使起振温度和消振温度达到最低;而其余工质,其起振温度与消振温度均随着充气压力增加而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加热功率对板叠热端温度影响较小,故采用板叠热端温度作为行为特性参数更为合理.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
起振过程
,
消振过程
,
特性参数
何况
材料开发与应用
对道床隔振垫进行了在静态状态下锤击试验和在车辆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轨道动态变形及振动测试,结果表明,道床隔振垫实际应用时的隔振频率在10-15 Hz之间.在静态条件下,相对于单趾弹簧扣件系统在20-200 Hz频率范围内,平均减振量为16.3 dB;在车辆运行条件下,隧道壁的垂向振动降低了17.3 dB.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相对于单趾弹簧扣件系统,道床隔振垫减振效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道床减振垫
,
振动
,
衰减
,
单趾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