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贺
,
李斌
,
李艳涛
,
戴进峰
,
邴柏春
,
高苏亮
,
白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磷酸铵(APP)、三嗪系成炭发泡剂(CFA)和4A分子筛(4AZEO)作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膨胀阻燃剂(IFR).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研究了APP与CFA的不同配比、IFR不同添加量对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当IFR总添加量为28%,APP/CFA质量比为3:1时阻燃EVA材料显示出较好的阻燃效果,其氧指数为33.8,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采用热失重法证实了配比合理的膨胀阻燃剂能够促进EVA在高温时的成炭,最后采用扫描电镜法对残炭外貌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膨胀阻燃
,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
热降解
,
力学性能
李艳涛
,
李斌
,
戴进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两种化合物4A分子筛(Zeolite 4A)和二氧化硅(SiO2)对聚丙烯膨胀阻燃新体系聚丙烯/聚磷酸铵/三嗪系成炭剂(PP/APP/CFA)阻燃性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氧指数、热重分析、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表明,这两种合硅物质均能有效提高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膨胀阻燃剂能有效降低聚丙烯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特别是,这两种含硅物质能明显降低聚丙烯体系第二个燃烧过程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
关键词:
膨胀阻燃
,
聚丙烯
,
协同作用
,
热降解
马朗
,
王国建
,
戴进峰
新型炭材料
利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备出石墨烯。通过原位聚合法及溶液混合法制备出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考察不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其机械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为二维的单层或寡层材料,加入到聚酰亚胺中能够增强其机械性能及电导率。相比溶液混合法,采用原位聚合法时石墨烯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分散更均匀,对其团聚作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优异。采用该法加入石墨烯的量为1.0 wt%时,拉伸强度达到了132.5 MPa,提高了68.8%;加入量增加到3.0 wt%时,电导率达6.87×10-4S·m-1,提高了8个数量级,对聚酰亚胺的性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石墨烯
,
原位聚合法
,
溶液混合法
,
聚酰亚胺
戴鹏
,
吴明在
,
宫晨利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6.006
采用不完全相变内耗(IF)测量法, 在Cu-Al-Ni-Mn-Ti合金马氏体相变中获得双内耗峰, 即低温内耗峰和高温内耗峰. 高温内耗峰主要出现在频率小于0.050 Hz的范围, 其位置对应于相对动力学模量的拐点位置; 高温内耗峰峰值在测量频率范围内与振动频率成反比关系, 满足经典的Belko和Delorme模型; 高温内耗峰具有明显的反常应变振幅效应, 其峰值随变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这些都说明高温内耗峰的形成与相转变量有关.
关键词:
热弹性马氏体
,
内耗
,
高温内耗峰
刘果红
,
张莉
,
丁世英
,
肖玲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对Ag掺杂熔融织构YBCO材料的峰效应进行了研究.磁测量结果表明,Ag掺杂不会影响峰效应的产生,但能显著改变峰效应对温度和磁场的依赖关系;峰效应出现的磁场随Ag掺杂量的增加而增高,且适量的Ag掺杂使得高温下仍能出现峰效应.该研究表明,Ag掺杂可以作为显著提高熔融织构YBCO材料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使其在高场下的性能得以显著改善.
关键词:
YBCO熔融织构
,
Ag掺杂
,
峰效应
张庆礼
,
丁丽华
,
邵淑芳
,
刘文鹏
,
王晓梅
,
孙敦陆
,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给出了Voigt函数的一种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用Voigt峰形函数拟合由Kα1、Kα2引起的晶体X射线双峰衍射谱的一种算法,此算法可同时对多个衍射双峰进行拟合和分峰,从而给出较准确的衍射峰宽度,用于计算晶体颗粒尺寸和应力等.用此算法计算了纳米GSGG的颗粒度,结果表明:在低角度,双峰叠加对衍射峰的半高全宽的影响可忽略,而在高角度双峰的衍射间隔加宽,使计算获得的粒度明显偏小.
关键词:
Voigt函数
,
X射线衍射
,
峰形函数
,
GSGG
周启超
,
杨红亮
,
季妮芝
,
陈伟华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5.03.003
为了准确描述酚醛树脂热解时相互重叠的反应过程,进行了5种线性升温速率下的酚醛树脂热分析试验,提出一种高斯分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酚醛树脂的微分热重(DTG)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热分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将酚醛树脂热解划分为四个反应过程.分峰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后续准确求解酚醛树脂各个反应过程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斯分峰
,
热解气体
,
反应方程
,
酚醛树脂
,
热分解
张树东
,
张明霞
,
王艳
,
朱湘君
,
孔祥和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4.008
报道了在用脉冲355 nm的YAG激光对水/甲醇二元团簇的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中,发现在电离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的不同延时或是同一延时下不同的激光能量下,测得的离子谱峰除强度变化外,峰值发生漂移.离子峰值漂移的大小与信号强度密切相关.信号强度越大,离子的飞行时间越短,峰值漂移越大.分析认为:这种峰值漂移不是因为新质量数谱峰的出现,而是离子在穿越质谱仪的离子引出区和加速区极板时发生部分离子吸附,引起极板间电压的起伏造成的.离子信号越强,意味着极板对离子吸附的量越大,导致离子峰值的漂移越大.离子在电场起伏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中观测到的离子峰值漂移规律一致.
关键词:
光谱学
,
质谱漂移
,
激光电离
,
分子团簇
,
离子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