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5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吸附性负载型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

傅平丰 , 栾勇 ,

功能材料

采用分子吸附沉积工艺制备了活性炭纤维基TiO2光催化材料,利用SEM、XRD、BET比表面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形貌、TiO2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及紫外吸收性能.实验表明:活性炭纤维丝上已大规模地负载了厚约100nm的TiO2颗粒膜,沉积的TiO2颗粒尺寸小于100nm,纤维丝间保留的空间可使紫外辐射进入光催化剂内部,形成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光催化空间;800℃以下焙烧处理,均可获得唯一的锐钛矿相TiO2;负载TiO2颗粒膜后,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321.4m2·g-1,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试验考察了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显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连续试验中展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分子吸附沉积 , 活性炭纤维 , 制备 , TiO2颗粒膜 , 光催化

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离子掺杂和酸化改性

栾勇 , 傅平丰 ,

功能材料

本文基于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分析,采用了金属离子掺杂和表面酸化相结合的改性方法对TiO2颗粒做了优化处理.对改性后的样品利用XRD、FTIR和PL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兰为模拟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在粉体表面的新相以金红石为主;Fe离子掺杂降低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表面酸化增加了TiO2表面以双齿桥方式配位的羟基,此种羟基对TiO2光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铁离子掺杂和表面酸化协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明显提高TiO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光催化 , 改性 , 掺杂 , 酸化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板材轧制过程轧制力塑性有限元快速计算

张光亮 , 张士宏 , 刘劲松 , 张海渠 , 李长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满足板材轧制过程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要求,首先建立了板材轧制平面应变塑性有限元能量泛函。其次,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只考虑变形区的快速有限元模型,且对有限元建模的关键问题包括中性点、第一类速度奇异点和刚性区等进行了处理。最后,开发了板材轧制快速计算有限元程序,并且利用现场轧制数据测试了快速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和精度满足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关键词: 板材轧制;塑性有限元法;在线控制

板材轧制过程轧制力塑性有限元快速计算

张光亮 , 张士宏 , 刘劲松 , 张海渠 , 李长生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满足板材轧制过程在线控制快速计算的要求,首先建立了板材轧制平面应变塑性有限元能量泛函.其次,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只考虑变形区的快速有限元模型,且对有限元建模的关键问题包括中性点、第一类速度奇异点和刚性区等进行了处理.最后,开发了板材轧制快速计算有限元程序,并且利用现场轧制数据测试了快速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和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速度和精度满足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关键词: 板材轧制 , 塑性有限元法 , 在线控制

基于粘塑性模型非球面透镜三维模压成型模拟

张小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析与探讨了高温玻璃的应力流动模型及其材料参数的温度相关性。利用粘塑性力学模型,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 3D建立非球面透镜高温模压有限元模型,对光学玻璃L-BAL42球形预制件模压成非球面透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非球面透镜应力分布规律:透镜边缘处应力最大,在和模阶段应力快速增加,导致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结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采用较大的模压速度及冷却速度将导致残余应力增加,同时分析了透镜非球面偏差变化规律。最后在模具设计时将非球面偏差补偿进去,发现非球面透镜偏差减少,由正偏差变为负偏差。

关键词: 非球面 , 塑性模型 , 三维模压成型模型

无孔型轧制轧件自由表面形状的塑性有限元分析

韦东滨 , 徐建中 , 吴迪 , 白光润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4.010

采用塑性有限元解析计算了无孔型轧制轧件自由表面的变形,探讨了件辊接触面摩擦因子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得到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无孔型轧制 , 自由表面形状 , 塑性有限元

孔型立辊调宽轧制的三维塑性有限元研究

, 杜凤山 , 吴建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1.008

采用塑性有限元法(FEM)建立宝钢2050粗轧区孔型立辊调宽过程轧制模型.计算所得多块带钢轧制力值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的带钢头尾形状与现场实际结果吻合也很好,并建立立轧稳态狗骨形状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得出立辊孔型角度对狗骨高及轧制力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孔型立辊 , 调宽轧制 , 塑性有限元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