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斐
,
陈光
,
王志华
,
曹扬
,
成家林
,
陈国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RD、SEM等表征方法研究钨丝增强(Zr41.2Ti13.8Cu12.5Ni10Be22.5)100-xNbx非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分别加入x=1,3,5,7(atA)的Nb后,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基体仍为非晶态:随Nb含量的增加,钨丝增强(Zr41.2Ti13.8Cu12.5Ni10Be22.5)100-xNbx非晶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应变也随之提高.x=7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压缩屈服强度达2450 MPa,塑性应变达20%.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剪切带
杨少锋
,
张炎
,
成家林
,
朱晨
,
陈维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烧结(MA-HP)法制备了Al0.4FeCrNiCo1.5Ti0.3高熵合金.利用XRD、SEM和力学压缩试验机分析Al0.4FeCrNiCo1.5Ti0.3合金的微观组织、相转变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高能球磨10 h,合金中形成了简单固溶体fcc和bcc相,而经过热压烧结的Al0.4FeCrNiCo1.sTi0.3合金以单一fee相及2种bcc相(bec1、bce2)组成.热压烧结Al0.4FeCrNiCo1.5Ti0.3合金致密度达99.48%,其微观硬度(HV),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压缩率分别达到725MPa,2.13 GPa,2.54 GPa,20.1%,合金优异的力学性能主要是因为合金的固溶强化;断裂模式为解理断裂及塑性断裂的混合机制.
关键词:
高熵合金
,
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烧结
,
微观组织
许宏伟
,
杜宇雷
,
成家林
,
陈光
材料导报
主要介绍了块体金属玻璃的连接技术、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和电磁振动法等制备块体金属玻璃的新技术手段.块体金属玻璃的连接技术包括激光焊、爆炸焊、电子束焊、熔融液相连接法和摩擦焊等.采用焊接的方法可将块体金属玻璃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大尺寸甚至超大尺寸的块体金属玻璃;放电等离子烧结可在很短时间内制备多孔、大尺寸和具有一定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在制备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块体金属玻璃上也具有显著优势;电磁振动法可以有效抑制晶体形核,显著提高块体金属玻璃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从而制备更大尺寸的块体金属玻璃.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
块体金属玻璃的连接
,
放电等离子烧结
,
电磁振动
周雪峰
,
陈光
,
冯亚亚
,
祁志祥
,
李沛
,
成家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抽拉速率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一次枝晶间距与二次枝晶间距缩小,y相尺寸减小;y/y共晶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尺寸变小,但体积分数增加:同时,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单晶成分偏析增加.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抽拉速率
,
凝固组织
,
成分偏析
高度
,
陈光
,
成家林
材料导报
针对块体金属玻璃(BMG)的室温脆性问题,结合内生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全面阐述内生相及其形貌、尺寸、制备工艺等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块体金属玻璃历经压缩小尺寸试样拉伸-大尺寸试样拉伸,逐步由脆向塑发展.指出半固态顺序凝固(SSPS)是获得大尺度、无缺陷、具有显著拉伸塑性的BMG内生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
内生复合
,
半固态顺序凝固
,
拉伸塑性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郭士强
,
朱殿瑞
,
李福军
腐蚀与防护
油田油管属中高含硅钢管,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产生"圣德林效应",致使镀层结合力差,易起皮脱落。多次试验表明,向锌液中添加多元合金及热浸镀过程中使用振荡器可有效抑制"圣德林效应"(Sandelin effect)的产生。
关键词:
高硅钢
,
圣德林效应
,
合金化
王海珊
,
史铁林
,
刘世元
,
冯奎景
,
廖广兰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32
在应用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
,
系统测量误差
,
焦点轴向误差
,
相移器误差
,
摄像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