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博
,
刘兴平
,
徐自伟
,
张金艳
,
王永力
,
杨大泉
耐火材料
以铝矾土、SiC粉、棕刚玉粉、焦炭、黏土等为原料,以焦油为结合剂,制备了炮泥试样,研究了SiC粉和棕刚玉粉的粒度对炮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粉和棕刚玉粉粒度的增大,试样的马夏值减小,可塑性增强,200℃烘干后强度增大,1 450℃烧后强度减小;综合考虑SiC粉、棕刚玉粉粒度对炮泥塑性和强度的影响,选择粒度为4.89 μm的SiC粉和粒度为4.14 μm的棕刚玉粉较为适宜.
关键词:
SiC粉
,
棕刚玉粉
,
粒度
,
炮泥
,
可塑性
,
强度
王周福
,
徐自伟
,
张保国
,
王玺堂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添加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对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性、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可以促进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镁质耐火材料的结合方式由硅酸盐相结合转化为高熔点的稀土硅酸盐相结合,从而导致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强度得到显著地提高.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
混合稀土氧化物
,
烧结性能
,
显微结构
,
高温强度
张君博
,
刘兴平
,
徐自伟
,
张金艳
,
王永力
,
杨大泉
耐火材料
以铝矾土、SiC粉、棕刚玉粉、焦炭、黏土等为原料,以焦油为结合剂,制备了炮泥试样,研究了SiC粉和棕刚玉粉的粒度对炮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粉和棕刚玉粉粒度的增大,试样的马夏值减小,可塑性增强,200℃烘干后强度增大,1 450℃烧后强度减小;综合考虑SiC粉、棕刚玉粉粒度对炮泥塑性和强度的影响,选择粒度为4.89 μm的SiC粉和粒度为4.14 μm的棕刚玉粉较为适宜.
关键词:
SiC粉
,
棕刚玉粉
,
粒度
,
炮泥
,
可塑性
,
强度
张君博
,
刘兴平
,
徐自伟
,
张金艳
,
王永力
,
杨大泉
耐火材料
以铝矾土、SiC粉、棕刚玉粉、焦炭、黏土等为原料,以焦油为结合剂,制备了炮泥试样,研究了SiC粉和棕刚玉粉的粒度对炮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C粉和棕刚玉粉粒度的增大,试样的马夏值减小,可塑性增强,200℃烘干后强度增大,1 450℃烧后强度减小;综合考虑SiC粉、棕刚玉粉粒度对炮泥塑性和强度的影响,选择粒度为4.89 μm的SiC粉和粒度为4.14 μm的棕刚玉粉较为适宜.
关键词:
SiC粉
,
棕刚玉粉
,
粒度
,
炮泥
,
可塑性
,
强度
张君博
,
徐自伟
,
张雯文
,
唐勋海
,
张正富
硅酸盐通报
以矾土、钒铁炉渣、硅灰为主要原料,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制备了矾土基自流浇注料.测试了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耐压强度、烧后线变化率,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了烧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矾铁炉渣加入量的增加,1 10℃烘后试样强度逐渐降低,1350℃烧后试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试样的体积密度略有降低,形成的镁铝尖晶石相逐渐增多,试样烧后线变化率由收缩转为膨胀;引入适量的矾铁炉渣,有益于矾土基浇注料烧结强度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保持材料的体积稳定性,其最佳加入量为40%.
关键词:
钒铁炉渣
,
自流浇注料
,
镁铝尖晶石
张云国
,
吴熙
,
毕巧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水胶比分别为0.33和0.29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的收缩和徐变性能,并与配合比相似的普通骨料自密实混凝土(SCC)及强度接近的普通混凝土(NC)进行了对比.收缩试验从入模后12小时开始,至6个月结束.徐变试验从3天龄期开始加载,分别在7、14、21和28天继续加载,而后保持荷载不变,加载应力水平分别为相应龄期抗压强度的40%,持续12个月.试验结果表明:SCLC前10天龄期有轻微膨胀现象,收缩变形始终小于SCC和NC,至6个月时三者有接近趋势;360天龄期SCLC徐变系数低于NC和SCC,而徐变度则高于NC,与SCC相当;随着抗压强度的提高,SCLC的徐变系数和徐变度均有减小趋势.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
工作性能
,
收缩
,
徐变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