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兴
,
徐滨士
,
李庆芬
,
张伟
,
魏世丞
,
陈永雄
,
白金元
材料导报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是在传统电弧喷涂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也是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防腐工程中应用的潜力,防腐涂层材料的发展概况,常见的高速电弧喷涂层在腐蚀环境中的防护机理,并展望了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
,
腐蚀
,
再制造
徐滨士
,
方金祥
,
董世运
,
刘晓亭
,
闫世兴
,
宋超群
,
夏丹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489
对FV520B不锈钢零件的激光熔覆热影响区进行了组织特征分析, 结合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实验、模拟热影响区拉伸及冲击实验, 研究了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和机理. 结果表明, 热影响区可以按照组织演化特点分为4个特征区域: 半熔区(A区), 析出相溶解区(B区), 完全奥氏体化区(C区)和部分奥氏体化区(D区). 各区域均为马氏体组织, 靠近界面区域的组织较为粗大, 第二相发生溶解, 硬度更高, 固态相变点更低; 距界面稍远区域回火马氏体增多, 第二相未溶解, 但有长大的趋势, 硬度较低, 固态相变点较高, 接近原始材料. 决定激光熔覆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热循环的最高温度, 最高温度越高, 强度损失越大, 固态相变点越低, 相应硬度越高, 延伸率及冲击功降低.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热影响区
,
马氏体不锈钢
,
组织转变
徐滨士
,
方金祥
,
董世运
,
刘晓亭
,
闫世兴
,
宋超群
,
夏丹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489
对FV520B不锈钢零件的激光熔覆热影响区进行了组织特征分析,结合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实验、模拟热影响区拉伸及冲击实验,研究了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可以按照组织演化特点分为4个特征区域:半熔区(A区),析出相溶解区(B区),完全奥氏体化区(C区)和部分...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热影响区
,
马氏体不锈钢
,
组织转变
汪笑鹤
,
徐滨士
,
胡振峰
,
董玉才
,
史宏涛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0.11.010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上获得了n-Al2O3/Ni-Co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加入量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利用盒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初步建立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与镀层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镀层表面形貌的分...
关键词:
镍-钴合金
,
氧化铝
,
电刷镀
,
纳米复合镀层
,
表面形貌
,
分形维数
,
显微硬度
刘毅
,
魏世丞
,
王玉江
,
梁义
,
徐滨士
腐蚀与防护
浪花飞溅区是海洋钢结构腐蚀最严重的区域,威胁着海洋钢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发浪花飞溅区钢结构长效防腐蚀技术尤为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浪花飞溅区钢结构的腐蚀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热喷涂长效防腐蚀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并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浪花飞溅区
,
高速电弧喷涂
,
长效防腐蚀涂层
张志彬
,
梁秀兵
,
徐滨士
,
陈永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系统,将自行研制的粉芯丝材在AZ91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出2种Al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横截面的微观形貌,利用XRD对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是由非晶相和晶化相共同组成,涂层致密,孔隙少.Al-...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
Al基非晶纳米晶
,
复合涂层
,
显微硬度
,
极化曲线
闫世兴
,
董世运
,
徐滨士
,
王玉江
,
任维彬
,
方金祥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1.006
采用CO2激光器在HT250基体上分别以不同预热温度制备NiCuFeBSi合金熔覆层,研究基体预热温度对白口组织控制、结合界面元素分布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热温度,有利于降低半熔化区白口化趋势,白口组织呈断续分布,但也导致熔覆层稀释率增大,更多基体Si,P杂质元素稀释进入熔池形成杂质相....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灰铸铁
,
预热温度
,
白口组织
,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