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军
,
吴晓春
,
闵永安
,
许珞萍
,
徐明华
,
薄鑫涛
,
王文革
,
续维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2.02.004
H13(4Cr5MoSiV1)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作模具钢,富含Cr、Mo、V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易形成大量碳化物,一次碳化物和偏析,并因此降低H13钢冲击韧性,采用扩散退火、超细化处理和软化处理手段,能消除一次碳化物,改善偏析,使二次碳化物呈球状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从而显著提高钢的横向冲击韧性.试验结果表明,H13钢经高温均匀化,退火态横向冲击功超过90J,淬回火态横向冲击功超过20J,其冲击功均较未处理的试样高1倍以上,达到或接近Uddeholm8407s钢的水平(其冲击功分别为78J和23J).
关键词:
高温均匀化
,
H13钢
,
碳化物
,
冲击韧性
,
扩散退火
陈秀娟
,
郑少波
,
洪新
,
徐建伦
,
李铮
,
虞明全
,
徐明华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2.007
铝酸钙是轴承钢中比较常见的点状夹杂,它会降低轴承钢的使用寿命.利用Lupis-Wagner方法,计算了在VD炉冶炼期间碳还原渣中CaO的可能性,讨论了真空度和温度等对碳还原渣中CaO影响钢中钙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VD炉中,轴承钢中的碳能还原渣中的CaO生成[Ca]从而与钢中Al2O3结合生成点状的铝酸钙夹杂.炉渣碱度对钢中Ca含量影响比较大,此外提高温度和真空度均可增加钢中的含Ca量.
关键词:
碳还原氧化钙
,
热力学
,
点状夹杂
虞明全
,
王治政
,
徐明华
,
陈新建
钢铁
通过控制电炉(供氧强度、渣中氧化铁比例、出钢挡渣率、出钢钢液的氧活度)、钢包炉(精炼渣系、脱氧剂、钢液温度、精炼时间、底吹氩压力、精炼钢包耐火材料的选择、铁合金种类的选择)、真空脱气(真空度、真空时间、底吹氩压力)的工艺参数以及真空后的软吹氩搅拌、并采用IPAS系统和控制钢液浇铸速度,使超纯轴承钢(SFGCr15)的w(S)、w(Ti)、w(O)分别达到0.003%、0.001 2%和0.000 7%以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也处于较好水平,满足了国际顶尖轴承厂家对轴承钢的超纯要求.
关键词:
超纯轴承钢
,
硫含量
,
钛含量
吴俊
,
闵永安
,
吴晓春
,
周荃
,
续维
,
徐明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DIL805A型相变仪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大型低镍塑料模具钢718M的冷却相变过程,研究了原始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镍718M钢合理的成分设计使其具有高淬透性,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速介于0.01~0.02℃.s~(-1),原始组织对淬透性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减少铁素体晶界形核位置来提时高淬透性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
淬透性
,
相变
,
铁素体
谢蔚
,
许珞萍
,
吴晓春
,
徐明华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6.03.001
介绍我国模具钢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以国际先进模具钢生产水平为目标,确立走精品的路线;在建立一流精品模具钢生产基地的同时,更加重视与其相匹配的先进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钢的生产流程中,全面提升了模具钢的生产水平,为我国模具制造业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模具钢系列产品的平台,产生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精品模具钢
,
产学研结合
,
新技术与工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