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广展
,
孙中宁
,
孟现珂
,
张小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加深对含内热源球床通道内流动过冷沸腾换热机理的研究,采用高速摄像仪对通道内流动过冷沸腾时的汽泡行为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汽泡在通道内很容易受到球体的阻碍而附着于球面上,受到阻碍的汽泡将沿球面进行滑移运动;汽泡存在大量的“重生现象”,即生成的汽泡在生存阶段可能出现多次生长的情况;在球与球接触的角区,会产生稳定的汽化核心点.角区的结构形式对汽泡的脱离直径及脱离频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内热源
,
球床通道
,
流动过冷沸腾
,
汽泡行为
李蓓蓓
,
李炜
玻璃钢/复合材料
在合理的假设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展纱织物增强结构二维几何结构模型,预测展纱织物内纤维束屈曲状态,建立展纱织物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的理论公式,分析纤维束屈曲率与纤维体积含量之间的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细观几何模型是合理的.
关键词:
展纱
,
几何结构
,
单元体
,
屈曲
,
纤维体积分数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姜丽
,
孙玉宝
,
马红梅
,
张志东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5.016
根据液晶动力学理论研究了π型液晶盒中从展曲到弯曲的转变过程和转变所需的最小电压.在低电压驱动情况下,具有非对称预倾角度的展曲结构转变为非对称状态;在高于转变电压的脉冲作用下,再转变成为弯曲结构.结果表明,转变电压随着锚定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面黏滞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预倾角度的增加而减小.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转变时间比其他方法要快得多,可以小于50 ms.
关键词:
液晶
,
π型盒
,
转变电压
,
锚定强度
,
表面黏滞系数
,
预倾角度
杨继新
,
肖正扬
,
王筱华
,
丁天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2.02.007
为解决工程实际中按照已知条件构造可展面的问题,以微分几何学中单参数平面族包络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可展面的包络方法,即利用单参数平面族的包络来获得可展面,据此发展出按照已知可展面上一条曲线及可展面在该曲线上的法线构造可展面的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在按照已知条件设计可展的工程曲面方面具有创新性,操作简便,易于被工程所接受,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了螺旋输送器的核心部件--铰龙的设计问题,使其在平面上的展开成为可能.
关键词:
可展面
,
设计
,
包络面
李雪红
,
邹忠飞
,
钟德镇
,
李永谦
,
刘春凤
,
洪崇益
,
简廷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3.0354
开发了液晶分子在双重电场作用下,扭曲排列稳定性增强的广视角技术,这种架构搭配负性液晶的开启响应速度略大于正性液晶,关闭响应速度与正性液晶一致,穿透率约提高了10%.分析了三电极作用下穿透率分别与响应时间和电压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FFS和IPS对广视角技术的垄断.
关键词:
广视角
,
负性液晶
,
响应时间
,
穿透率
王欢
,
徐向阳
,
辛武根
,
王伟
,
涂志中
,
尹傛俊
,
徐宇博
,
李乘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59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论文详细阐述了一款54.6 cm(21.5 in)液晶显示器的广对比度视角液晶面板及广亮度视角背光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面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从原理上阐释了此液晶面板具有广对比度视角的原因;介绍了背光源亮度视角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背光源中多组光学膜层架构的测试和数据对比,得到了具有最广亮度视角的膜层架构.根据上述原理进行实际模组样品的制作并进行实测,数据结果显示此款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视角可达90°/90°/90°/90°,且在水平方向的1/2亮度视角可达60°,相应的亮度视角均一性为1.20.通过对比其他同类产品的实测数据,表明此款液晶显示器无论在对比度视角还是亮度视角方面都远优于同类产品.
关键词:
广视角
,
边缘场开关
,
光学膜层
,
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