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
,
刘东
,
赵俊利
,
徐子航
,
祝颖丹
,
涂丽艳
,
陈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主要介绍了RTM工艺树脂充模过程的流动模式、充模过程模拟的流动模型和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模拟情况下所需的合理假设、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采用的不同数值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基于数值计算的RTM仿真软件,提出了RTM充模仿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RTM工艺
,
充模过程
,
数值模拟
,
有限元法
徐子航
,
刘东
,
钱群
,
祝颖丹
,
徐海兵
,
陈刚
,
颜春
玻璃钢/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是国际上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方式及原理,对比分析了CFRTP热变形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影响CFRTP热变形及制品质量的因素,并对CFRTP热成型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
热变形成型
,
面内剪切
,
褶皱
陈娟
,
徐子航
,
李学
,
孙军
,
闻向阳
,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HAAKE流变仪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2种聚氯乙烯搪塑粉MT1和MT2的塑化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发现,搪塑粉塑化时最大扭矩和塑化时间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在180℃以下,温度越高,搪塑粉塑化扭矩越小,塑化时间越短;在相同温度下,MT2搪塑粉比MT1搪塑粉具有更高的塑化效率和更优异的熔融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2种搪塑粉在不同温度的熔融合并过程,展示了搪塑粉在熔融过程中的形貌演变特点,并定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2种搪塑粉熔融的相对铺展面积和速率.通过自制的搪塑机和模具制造了2种搪塑表皮,其搪塑成型性能与上述的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该研究有助于搪塑工艺和材料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搪塑粉
,
塑化
,
熔体流动速率
,
熔融形貌
,
搪塑成型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赵凡
,
张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5.0793
为了更好地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提出了基于子层分割对比度拉伸算法.根据直方图特征将其平均分为4个子层区域,在每个子层中根据其灰度值概率密度之和的大小对灰度区域进行拓展或压缩.为了防止灰度区域被过分压缩或拉伸,引入了约束因子α.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中央处理器,采用组合逻辑对本文算法进行建模.在得到直方图统计结果的基础上,算法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相比于流水线操作时间减少了5×103 ns,可满足50 frame/s的实时图像处理要求.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图像处理速度快和实时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图像增强
,
子层分割
,
FPGA
,
即时操作
,
组合逻辑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
张异
,
钱春香
,
赵飞
,
何智海
,
曲军
,
郭景强
,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3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缓凝组分、减缩组分对等配合比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灰比浆体非可蒸发水含量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演化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萘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徐变,其中以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效果最好;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徐变有降低作用,缓凝组分的掺入对徐变有不利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和减缩组分能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传输和向外界扩散来降低徐变;早强型聚羧酸使浆体具有较多的水化产物数量,对强度的增加和徐变的降低有一定好处,缓凝组分的掺入会延缓水化并减少总水化产物数量,降低强度,使徐变增加.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度
,
减水剂
,
非可蒸发水
,
内部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