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婷婷
,
高攀
,
徐君
,
王永睿
,
闫文付
,
于吉红
,
邓风
,
慕旭宏
,
徐如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300-4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有机结构导向剂,采用超浓水热方法,从氟离子体系合成出手性多形体A(简称A形体)富集的全硅beta沸石。在同样的初始混合物中引入铝源后,所合成的beta沸石中A形体含量明显降低,产物为普通的硅铝beta沸石。用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差热分析、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固体魔角自旋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对全硅beta沸石和硅铝beta沸石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研究了其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铝源的引入可以加速beta沸石的晶化,得到的硅铝beta沸石晶体粒径明显减小。在硅铝beta沸石的晶化过程中生成了五配位铝物种,五配位铝物种可能是导致产物中A形体含量降低的原因。
关键词:
beta沸石
,
手性
,
A形体
,
富集
李宝宗
,
国永敏
,
庞文琴
,
徐如人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2.020
采用晶格能极小化技术模拟计算了一系列结构的低硅沸石全硅骨架晶格,预测了它们的骨架结构和晶格能.计算结果与二氧化硅致密α-石英相比较,发现这些低硅沸石彼此间的晶格能相差很小(<25kJ.mol-1),与α-石英相差43~68kJ.mol-1.这意味着在低硅沸石的合成中,特定结构骨架的形成仅需要较少的能量,可以解释低硅沸石骨架结构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同时讨论了计算晶格能和骨架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低硅沸石骨架密度的增大,全硅骨架晶格能呈降低趋势.分析这些低硅沸石的XRD数据发现在它们的结构中包含较短的Si-O键长(0.1557nm),很长的Si-O键长(0.1764nm),O-Si-O键角有大的分布范围(93.38~133.41°),Si-O-Si键角平均在144°左右并且具有更大的分布范围(127~180°).
关键词:
低硅沸石
,
晶格能极小化
,
晶格能
,
键长和键角
,
结构和性能
黄胜前
,
杨永清
,
李晓斌
,
陈志伟
材料导报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关键词:
混凝土
,
单轴
,
双轴
,
三轴
,
应力状态
,
空间徐变
霍俊芳
,
李晨霞
,
侯永利
,
吕笑岩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长期徐变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等体积砂浆法(EMV法)与传统替代法配制再生混凝土,测试各组再生混凝土试件28 d龄期后自然条件下持荷的变形值和相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值,并计算各组试件的徐变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对比普通混凝土相似.EMV法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具有较低的徐变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
,
徐变
何智海
,
钱春香
,
钱桂枫
,
孟凡利
,
程飞
,
高祥彪
,
庄园
功能材料
采用自制的徐变加载装置,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双掺粉煤灰和矿渣以及减缩剂对7d等强度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与混凝土同水胶比浆体的化合结合水量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系数发展较快,加载100d左右趋于稳定;减缩剂和双掺矿物掺合料均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以掺减缩剂效果更好,450d值仅为0.63,而PVA纤维增加了徐变系数;混凝土的徐变系数随浆体化学结合水量的增加而降低,60d早龄期浆体水化有利于降低徐变系数,450d后期水化产物对降低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贡献不大.
关键词:
混凝土
,
徐变系数
,
化学结合水
,
减缩剂
,
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