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钒电解液的绿色制备及其热力学分析

吴雄伟 , , 冯必钧 , 山村朝雄 , 矢野贵 , 佐藤伊佐務 , 刘素琴 , 黄可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535

以分析纯V2O5为原料, 利用双氧水还原的方法制备钒电解液, 并对五氧化二钒的溶解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UV-Vis光谱分析和ICP, 对钒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和浓度变化进行表征. 通过计算, 得到了钒电解液制备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结果表明: 生成硫酸氧钒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并且该反应促进了五价钒离子的溶解. 将所制备的电解液组装成动态电池, 在电流密度为2.4 mA/cm2时, 电池的电流效率、电压效率、能量效率分别为93.6%、98.1%和91.9%, 充放电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电解液具有很好的活性, 可以应用于钒电池. 

关键词: 钒液流电池 , vanadium solution , thermodynamic

钒电解液的绿色制备及其热力学分析

吴雄伟 , , 冯必钧 , 山村朝雄 , 矢野贵 , 佐藤伊佐務 , 刘素琴 , 黄可龙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00535

以分析纯V2O5为原料,利用双氧水还原的方法制备钒电解液,并对五氧化二钒的溶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UV-Vis光谱分析和ICP,对钒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和浓度变化进行表征.通过计算,得到了钒电解液制备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生成硫酸氧钒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该反应促进了五价钒离子的溶解.将所制备的电解液组装成动态电池,在电流密度为2.4 mA/cm2时,电池的电流效率、电压效率、能量效率分别为93.6%、98.1%和91.9%,充放电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解液具有很好的活性,可以应用于钒电池.

关键词: 钒液流电池 , 电解液 , 热力学

真空蒸馏预富集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二酰胺光度法测定微量铂钯

朱茜 , 邓飞跃 , , 丘克强 , 罗集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2.003

采用真空蒸馏预富集、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DO)光度法测定铅锌试样中的铂和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铅、锌、铂、钯在较高温度下蒸汽压的差别进行分离,富集后的铂、钯用DDO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且实现了铅和锌真空密闭回收.针对试样的特点,对真空蒸馏方法理论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得到优化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真空度为6 Pa、温度为900℃时,对试样蒸馏2 h,锌和铅可基本脱除,分离富集效果最好.方法已应用于废电路板贵金属冶余物料中铂、钯的分析,铂、钯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13.3%、99.2%~107.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n=6).

关键词: 真空蒸馏预富集 , 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二酰胺(DDO)光度法 , 废电路板 , 铂、钯的测定

兰州宁阱核心电极的最优电压幅值计算

孙宇梁 , 王永生 , 田玉林 , 王均英 , 黄文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3.341

宁阱是用于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的精确设备.为了保证宁阱的测量精度,需在阱中心产生精准的四极静电场,而四极静电场是通过对宁阱的核心电极施加合适的电压产生的.采用公式推导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LPT核心电极需加电压幅值.对于公式推导法,电压值完全从理论出发,经公式推导后计算得到;最小二乘法的出发点是使取样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且通过仿真模拟考虑了电极的实际几何形状.由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非四极项系数C4和C6,可用于估算因偏离理想四极电场所产生的实验误差.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在阱中心产生需要的四极电场.

关键词: 宁阱 , 质量测量 , 四极电场 , 电极电压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邱琴 , 凌建亚 , 丁玉萍 , 常宏文 , 王江 , 刘廷礼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6.01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与水蒸气蒸馏法(SD)从荆芥中提取挥发油.采用SE-54毛细管柱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中各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色谱条件:SE-54毛细管柱 (30 m×0.25 mm i.d.,0.25 μm),柱温50 ℃(3 min)5 ℃/min→180 ℃(2 min)10 ℃/min→260 ℃(5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80 ℃.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长叶薄荷酮、薄荷酮、亚油酸氯化物等;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长叶薄荷酮、薄荷酮、柠檬烯等.超临界法较水蒸气法更加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 水蒸气蒸馏 , 气相色谱-质谱 , 荆芥 , 中草药

纳米蒙脱土/月胀型阻燃剂协同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孟圆圆 , 公维光 , 郑柏存 , 孟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膨胀型阻燃剂(IFR)和自制的有机蒙脱土(OMMT)协同阻燃荆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对LLDPE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LLDPE的阻燃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残余物的炭层形貌。结果表明,0MMT的加入增强了LLDPE/IFR体系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系燃烧时的熔滴和浓烟现象;当IFR用量为30份,有机蒙脱土用量为2%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5.2%,燃烧残余物形成致密的炭层。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 膨胀型阻燃剂 , 有机蒙脱土 , 协同阻燃

高定形聚乙二醇/剑麻纤维素/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制及热性能

贾仕奎 , 王忠 , 陈立贵 , 李雷权 , 付蕾 , 包维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1.025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相变组分,以高导热的膨胀石墨(EG)和富合羟基的剑麻纤维素(CSF)作为相变支撑组分,分别利用自制的超声辅助真空设备进行动态灌注或机械搅拌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PEG用量的定形相变储能材料(PCM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光学相机、差示扫描量热仪、Hot disk-导热仪、热重分析仪等技术测试了PEG基复合PCMs的微观形貌、定形性、储热性能、导热率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新颖的动态灌注法制备的PEG基复合相变材料呈现出更致密的微观形态,更好的储热性能和更高的导热率及热稳定性.同时,实验发现由于CSF大量的极性羟基和多孔隙结构,当CSF质量分数为30%,EG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表现出极好的定形效果.

关键词: 剑麻纤维素 , 聚乙二醇 , 膨胀石墨 , 动态灌注法

不同剂量重离子辐照玉米自交系的生物学效应比较

陈学君 , 李文建 , 陈婧 , 余丽霞 , 李杰 , 颉红梅 , 李唯

原子核物理评论

用12C6+和 36Ar18+离子束分别辐照玉米自交系干种子和浸泡种子, 研究了M1-M3代重离子束辐照的生物学效应. 结果表明: 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不同生理状态的种子对重离子辐照的敏感性也不同. 一般12C6+ 离子辐照干种子的适宜剂量为20-25 Gy; M1代叶型发生明显的变化, M2代植株在株高、位、单株数、雄花药颜色、粒质、行数、粒重和抗性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并产生了许多有益的变异, 包括株高和位降低、同位多行数和粒重增加、粒质由粉质变为硬粒以及抗锈病和红叶病的植株等, 有益突变的频率达7.0%-17.9%; 在M3代出现能够稳定遗传的, 并且光合效率增加的有益突变株. 由此可见, 重离子束辐照是玉米种质改良的一种高效手段.

关键词: 重离子辐照 , 剂量 , 生物学效应 , 变异 , 玉米

水稻植株高矮突变系材料的株高性状与产量等相关性分析

许学 , 刘斌美 , 章忠贵 , 蒋家月 , 吴跃进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利用N离子束和γ射线诱变获得的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 89份株高突变体的株高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株高和水稻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 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长、单株茎秆干重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株高与长、粒数、千粒重、单株茎秆干重、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有效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通过对株高与其他产量结构因素的相关分析, 进一步了解了株高的变异对于水稻经济产量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 离子束注入 , γ射线 , 株高 , 相关分析

几种农作物秸秆的成分分析

赵蒙蒙 , 姜曼 , 周祚万

材料导报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却长期未得到重视和开发利用;测定和分析其中的有用成分,有助于实现其环保化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了产于成都平原地区的水稻、小麦、油菜等几种农作物秸秆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发现不仅秸秆种类,而且同一种秸秆的不同部位,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主要成分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杆部(直杆部位)纤维素含量较高,而部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其中,油菜秸秆中纤维素含量最高(杆部达52.99%),小麦秸秆次之(杆部达51.16%),且随部位不同差异明显,水稻秸秆中纤维素含量相对较低(杆部为39.69%);小麦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最高(部达28.41%),水稻秸秆次之(部为24.81%),油菜秸秆最低(油菜籽壳中为18.34%);不同种类的秸秆中木质素含量不同,其中油菜秸秆(油菜籽壳中为22.06%)和小麦秸秆(部为23.89%)较低,而水稻秸秆含量较高(部为25.22%).通过对分析方法的建立,可快速得到不同秸秆及秸秆不同部位主要组分含量的信息,可用以指导组分的有效分离和高值化利用.

关键词: 秸秆组份分析 , 纤维素 , 半纤维素 , 木质素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