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建
,
姜海天
,
郭斌
,
李本刚
,
曹绪芝
,
张齐生
,
李盘欣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9.023
综述了近几年等离子体、激光、γ射线、电晕和真空紫外辐射等物理方法在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处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这些物理改性方法对纺织品、复合材料以及纸制品表面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
物理方法
,
表面处理
周建斌
,
邓丛静
,
傅金和
,
张齐生
新型炭材料
以竹炭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竹炭/纳米TiO2材料(竹炭-TiO2材料),利用SEM和EPR对竹炭及竹炭-TiO2材料进行表征,并分别在紫外灯、日光灯、白炽灯以及自然光照射条件下研究了竹炭-TiO2材料对甲苯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竹炭的孔隙主要以200nm左右的大孔为主,有利于TiO2在其表面和边沿的负载;竹炭-TiO2材料自旋数由8.7×1013(竹炭)增加到8.9×1017,氧化-还原能力显著提高;竹炭-TiO2材料对甲苯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紫外光照射条件下,12 h净化率达94.50%,CO2增加量达122 mg/m3;在可见光条件下,12 h净化率为76.80%,CO2增加量为60mg/m3,CO2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载体竹炭扩展了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
关键词:
竹炭
,
二氧化钛
,
吸附
,
降解
,
甲苯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马淮凌
,
曹广秀
,
韦秀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1.020
对格列齐特在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灵敏、快速测定格列齐特的新方法为平行催化氢波法. 在NH3H2O-NH4Cl (pH=8.89±0.1)支持电解质中,格列齐特产生1催化氢波,峰电位Ep=-1.49 V(vs.SCE). 加入氧化剂K2S2O8后,该催化氢波被催化,峰电流增加约30倍,峰电位基本不变,产生1较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 其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格列齐特浓度在1.0×10 -8 ~6.0×10 -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7 0,n=10),检出限为5.0×10 -9 mol/L. 测定了片剂中格列齐特的含量,并对加标尿样进行了回收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药物制剂中格列齐特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格列齐特
,
过硫酸钾
,
平行催化氢波
王志忠
,
孙豁然
,
李少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6.006
齐大山铁矿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降,早年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遗留下来的采空区也逐渐显露出来,给目前露天开采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需进行空区安全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研究了齐大山铁矿空区探测、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等技术,并通过对探测成果的分析,得到可靠的空区分布图,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齐大山铁矿
,
空区探测
,
安全预警
,
地震波
尹西军
,
庞文龙
,
刘浩
,
张剑盈
,
黄芳根
黄金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经过20多年的找矿工作,资源量已具有大型规模,但由于目前认识上有分歧,对矿区前景有不同的看法.齐波夫定律在地质矿产资源预测上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利用齐波夫定律对高松山金矿床资源量进行预测,得出高松山金矿床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其预测远景资源量为88 t.
关键词:
齐波夫定律
,
预测量
,
资源量
,
高松山金矿床
刘燕
,
杨海君
,
李春玲
,
刘才林
,
杨军校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314
以齐墩果酸(1)为原料,依次经过17-羧基的甲酯化、3-羟基的苯甲酰化、12-双键的臭氧化、Br2/HBr 脱氢、羰基的烯醇乙酰化以及C环的光照开环,得到12-乙酰氧基取代的三烯化合物6.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如O3、间氯过氧苯甲酸、H2O2、过氧叔丁醇以及Na2S2O8等对化合物6进行氧化,得到了十氢萘型的手性合成子以及环氧化或者环氧内酯化的齐墩果酸衍生物.
关键词:
齐墩果酸
,
三烯
,
合成
,
氧化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