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交流阻抗特征频率法评价添加铝粉对有机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

刘宏伟 , 梁峰 , , 曹楚南 , 许淑琴 , 林海潮 , 董建梁 , 蔡兆英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本文运用交流阻抗特征频率法对海军舰用环氧树脂添加铝粉涂料配方进行评价和筛选,探讨了铝粉的不同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特征频率法是一种简捷、快速、有效的评价涂层防护性能的方法,表明了适量添加铝粉能够极大地改善涂层的防护性能,铝粉的最佳添加量为15%-20%(体积百分比)。

关键词: 交流阻抗 , aluminium powder , organic coatings

光电催化降解磺基水杨酸的研究

刘鸿 , 冷文华 , 吴合进 , 成少安 , 吴鸣 , , 李文钊 , 曹楚南

催化学报

建立了以刮浆工艺制得的TiO2/Ni为工作电极、泡沫镍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光电催化反应体系,研究了在磺基水杨酸(SSal)的光电催化降解过程中,外加电压和溶液pH值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外加阳极偏压为700 mV时,SSal能发生有效降解,降解速率受溶液pH值的影响; 随着SSal降解的进行,阳极表面电阻出现较大的变化.另外还研究了SSal光电催化降解过程中的电流变化特征.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光电催化 , 泡沫镍 , 磺基水杨酸 , 降解反应

NaCl溶液中Al-Li合金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特征

李劲风 , , 程英亮 , 曹发和 , 王建明 , , 曹楚南

金属学报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结合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峰时效AA2195-T8铝合金在3.0%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合金表面钝化膜上不断有孔核的形成与修复,并导致阻抗谱上感抗成分的存在.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其感抗成分消失且阻抗模值降低.阳极极化时,由于其孔蚀电位与自腐蚀电位接近,钝化电位区间很小;随腐蚀时间的延长,极化电阻先增加而后减小,自腐蚀电流则呈相反趋势变化.

关键词: AA2195 , null , null

耐候钢在2.0%NaCl中性溶液中的腐蚀过程

杨仲年 , , 苏景新 , , 李自刚 , 杨阿娜 , 曹楚南

金属学报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耐候钢Q400NQR1和09CuPCrNi在2.0% NaCl中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建立了其腐蚀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 其相关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两种耐候钢的溶 液腐蚀过程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点蚀诱导期、点蚀发展期、腐 蚀中期和腐蚀后期; Q400NQR1较09CuPCrNi具有较高的抗溶液腐蚀能 力, 前者在腐蚀的中期生成保护性较强的内层锈层, 而后者 形成的内层锈层难以稳定且易于出现均匀腐蚀的现象.

关键词: 耐候钢 , null , null

NaCl溶液中Al-Li合金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特征

李劲风 , , 程英亮 , 曹发和 , 王建明 , , 曹楚南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07.019

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结合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峰时效AA2195-T8铝合金在3.0%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合金表面钝化膜上不断有孔核的形成与修复,并导致阻抗谱上感抗成分的存在.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其感抗成分消失且阻抗模值降低.阳极极化时,由于其孔蚀电位与自腐蚀电位接近,钝化电位区间很小;随腐蚀时间的延长,极化电阻先增加而后减小,自腐蚀电流则呈相反趋势变化.

关键词: AA2195 T8铝合金,NaCl溶液,腐蚀,电化学噪声,阻抗谱,极化曲线

耐候钢在2.0%NaCl中性溶液中的腐蚀过程

杨仲年 , , 苏景新 , , 李自刚 , 杨阿娜 , 曹楚南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8.015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耐候钢Q400NQR1和09CuPCrNi在2.0%NaCl中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建立了其腐蚀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其相关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耐候钢的溶液腐蚀过程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点蚀诱导期、点蚀发展期、腐蚀中期和腐蚀后期;Q400NQR1较09CuPCrNi具有较高的抗溶液腐蚀能力,前者在腐蚀的中期生成保护性较强的内层锈层,而后者形成的内层锈层难以稳定且易于出现均匀腐蚀的现象.

关键词: 耐候钢 , 腐蚀 , 电化学阻抗谱

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产生/收集和反馈模式研究纯Mg腐蚀行为

王新印 , 夏妍 , 周亚茹 , 聂林林 , 曹发和 , , 曹楚南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602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产生/收集和反馈模式,研究纯Mg在NaC1和Na2SO4溶液中腐蚀过程中的微区(点、线、面)析氢行为和活性点的演变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在NaCl还是Na2SO4溶液中,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均促进析氢,与传统集气法获得的纯Mg腐蚀过程存在负差数效应一致,但析氢速率在微区范围内波动加大,不稳定,且与极化程度有关.析氢速率随NaC1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随Na2SO4浓度增加而减少.NaCl浓度增大、pH值降低、阳极极化有利于Mg表面活性点的产生.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 , 纯Mg , 析氢 , 活性点

AZ91D 镁合金 Ni-P-TiN 复合涂层的电沉积制备及其耐蚀性能

周亚茹 , , 聂林林 , 朱泽洁 , , 曹发和 , 俊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428-X

为了提高 AZ91D 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和显微硬度,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 TiN 纳米粒子掺杂的 Ni?P?TiN复合涂层。应用扫描电镜、能谱和 XRD 等手段研究涂层的表面、界面形貌和显微组成,并结合电化学方法研究涂层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活化、浸锌和预镀层等系列复杂前处理,可有效提高镁合金在电镀液中的稳定性和涂层结合力,TiN 纳米粒子可以通过电沉积方式掺杂至 Ni?P 基体中。TiN 纳米颗粒和后续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 Ni?P 涂层的显微硬度。腐蚀结果表明 Ni?P?TiN 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比裸 AZ91D 镁合金大幅增加。在短期浸泡内,Ni?P?TiN 的耐蚀性能与没有 TiN 纳米粒子掺杂的 Ni?P 涂层相当,但 TiN 纳米粒子对于提高复合涂层长期耐蚀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AZ91D , 复合涂层 , TiN 纳米粒子 , 电沉积 , 耐蚀性能

古代中国的金银测技术

赵怀志 , 宁远涛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1.02.012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的金银鉴定检测技术,包括:比重测定;权衡金银所用的砝码天平;利用矿物形态识别自然金;利用颜色确定金中的含银比例;利用合金性能来鉴别金和银中的杂质元素;采用硬度测定法区别黄金的真伪;采用金银分离技术提高金的质量和鉴定金的成色;采用银的精炼技术提高银的质量和鉴定银的成色;采用试金石法鉴定金的纯度和区别金与黄银(银金矿);采用氧化法区别金的真伪;采用焰色试验法辨别真金与"药金”.在重量测定的单位上,发现古代中国的"两”与古希伯莱人的"谢克尔”(Shekel)相差无几,古代中国金银的测技术对世界金银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古代中国 , , , 测定 , 鉴定

应用电化学方法原位研究薄液膜下青铜的大气腐蚀行为

廖晓宁 , 曹发和 , 陈安娜 , 刘文娟 , , 曹楚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311-3

采用阴极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监测青铜在不同薄液膜厚度下的大气腐蚀行为.阴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阴极极限电流密度随着液膜的减薄而增大.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腐蚀速率随着液膜的减薄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腐蚀速率是由阴极过程控制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腐蚀程度随着液膜厚度的变化从强到弱的趋势为:150 μm,310μm,100μm,本体溶液,57 μm.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较好地再现了原位电化学腐蚀信息,且电化学结果与物理表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青铜 , 薄液膜 , 原位研究 , 大气腐蚀 , 电化学技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