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冶
,
张传
,
张衍诚
,
孙国雄
金属学报
采用燃烧合成法, 通过调整反应体系成分并控制凝固过程, 成功制备了金属Cr相分布均匀、尺寸可达亚微米级的Cr--Al(Cr)2O3金属陶瓷。研究了聚合物及体系成分对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聚合物显著降低了Al-Cr2O3-Al2O3体系的引燃温度, 缩短了引燃时间, 并改善了Cr颗粒在陶瓷基体上的分布均匀性。加入稀释剂Al2O3以及Cr2O3过量可细化Cr颗粒, 使Al2O3基体变为Al2O3和Al(Cr)2O3。对燃烧合成熔体施加较低的压力, 获得了致密的Cr--Al(Cr)2O3金属陶瓷, 解决了燃烧合成致密化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陶瓷
,
combustion synthesis
,
Cr phase
潘冶
,
张衍诚
,
陆韬
,
孙国雄
金属学报
用热爆燃烧合成法结合熔体施压致密化, 制备了相对密度约90%的Cr-(Al, Cr)2O3金属陶瓷, 金属Cr颗粒均匀弥散分布于陶瓷板片间或板片内, 尺寸可达200 nm左右. 研究了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 结果表明, 干摩擦条件下, 金属陶瓷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磨损体积与稀释剂Al2O3加入量和过量Cr2O3的含量有关, 两者合理搭配可使Cr-(Al, Cr)2O3的磨损体积小于粉末烧结氧化铝陶瓷的磨损体积.磨损机理主要是块状剥落. 油润滑后, 147 N载荷下,金属陶瓷经6000 m滑动距离仍基本无磨损体积损失;随载荷提高, 磨损体积有所增大, 但仍比Cr12MoV钢小一个数量级以上.
关键词:
金属陶瓷
,
cermet
,
tribological property
,
combustion synthesis
张传
,
潘冶
,
张衍诚
,
孙国雄
材料导报
概述了Al2O3基金属陶瓷的特点和常用制备方法,结合作者的最新研究结果,讨论了燃烧合成法制备Al2O3基金属陶瓷的技术特点和冷却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阐述了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Al2O3基金属陶瓷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燃烧合成
,
氧化铝
,
金属陶瓷
张衍诚
,
潘冶
,
陆韬
,
王春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2.019
在Al-Cr2O3体系中引入稀释剂(Al2O3、Cr2O3)和反应性添加剂(MoO3).利用热爆式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含有细小棒状金属相共晶体的Al(Cr)2O3-Cr(Mo)陶瓷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反应体系成分和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对燃烧合成熔体施加1.26 MPa压力,致密度可达90%左右.陶瓷基体具有3种形态:边界较圆整的块状,细小的、按一定的取向交叉排列的长条状以及粗大的长条状.金属相以颗粒状分布在陶瓷晶体内或晶界处,或与陶瓷相形成共晶组织.产物的共晶体呈准规则的结构,细小棒状的金属相弥散分布在连续的陶瓷基体中.共晶体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原位生成的长条状陶瓷晶粒及金属相呈棒状的共晶结构是制得的复合材料的重要组织特征.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
燃烧合成
,
共晶
,
显微组织
,
致密化
潘冶
,
张传
,
张衍诚
,
孙国雄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7.011
采用燃烧合成法,通过调整反应体系成分并控制凝固过程,成功制备了金属Cr相分布均匀、尺寸可达亚微米级的Cr-Al(Cr)2O3金属陶瓷.研究了聚合物及体系成分对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聚合物显著降低了Al-Cr2O3-Al2O3体系的引燃温度,缩短了引燃时间,并改善了Cr颗粒在陶瓷基体上的分布均匀性.加入稀释剂Al2O3以及Cr2O3过量可细化Cr颗粒,使Al2O3基体变为Al2O3和Al(Cr)2O3.对燃烧合成熔体施加较低的压力,获得了致密的Cr-Al(Cr)2O3金属陶瓷,解决了燃烧合成致密化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陶瓷
,
燃烧合成
,
Cr相
,
致密化
潘冶
,
张衍诚
,
陆韬
,
孙国雄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5.009
用热爆燃烧合成法结合熔体施压致密化,制备了相对密度约90%的Cr-(Al,Cr)2O3金属陶瓷,金属Cr颗粒均匀弥散分布于陶瓷板片间或板片内,尺寸可达200 nm左右.研究了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金属陶瓷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磨损体积与稀释剂Al2O3加入量和过量Cr2O3的含量有关,两者合理搭配可使Cr-(Al,Cr)2O3的磨损体积小于粉末烧结氧化铝陶瓷的磨损体积.磨损机理主要是块状剥落.油润滑后,147 N载荷下,金属陶瓷经6000 m滑动距离仍基本无磨损体积损失;随载荷提高,磨损体积有所增大,但仍比Cr12MoV钢小一个数量级以上.
关键词:
Cr-(Al,Cr)2O3金属陶瓷
,
耐磨性能
,
燃烧合成
,
相组成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刘曼朗
,
黄孝瑛
,
段石田
,
邵大琴
,
崔玉梅
,
姚振梅
金属学报
用透射电子显微术(包括弱束技术)对WC-12%Co硬质合金的形变和裂纹扩展过程及粘结相的相变机制进行了电子衍衬研究。研究指出:合金的形变行为取决于粘结相Co的协调应变的能力,裂纹扩展的特征形貌和WC及Co相的滑移结构及界面的性质有直接关系。裂纹在WC中、在WC/WC以及WC/Co界面呈直线传播,而在粘结相中则表现为“Z”字形特征。β-Co(fcc结构)在室温下不稳定,在不大的相变驱动力(例如,合金承受形变)作用下,很容易向hcp结构的ε-Co转变。这种转变的过程是:经由β-Co中的层错片加厚和长大,最终形成稳定的hcp结构ε-Co。
关键词: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