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霞
,
赵建强
,
张留帅
,
王姝涵
,
胡忠勤
,
胡树林
材料导报
以Mg3Al-CO3-HTLcs水滑石煅烧产物为前驱体,采用焙烧还原法,辅助微波手段合成了纳米Mg3Al-EDT-HTLcs.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纳米Mg3Al-EDTA-HTLcs粒径为20~80nm,分散性较好,颗粒团聚少;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0.5~6h、微波晶化时间为5~45min,均能合成出结晶良好、晶相单一的Mg3Al-EDTA-HTLcs.采用该方法均能快速合成出结晶良好的Mg3Al-EDTA-HTLcs.
关键词:
纳米水滑石
,
微波晶化
,
焙烧还原
,
EDTA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卢伟国
,
徐克刚
,
王洋
,
王文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1.007
针对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矿体产状变化较大,矿脉穿插夹石等不利开采条件,采用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和采矿新工艺,提出并试验成功了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矿山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
,
回采率高
,
应用
于清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9
目前玲珑金矿采矿方法主要为浅孔留矿采矿法,但由于玲珑矿田内部分矿体的产状为缓倾斜且上下盘均不稳固,传统的浅孔留矿采矿法不适用于缓倾斜矿体的开采,为此,在回采矿房内留有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部分矿石,以支撑围岩,防止其破坏和脱落,保证安全回采.介绍了静态留矿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及回采工艺,应用实践表明,采矿损失率4.8%,矿石贫化率13.6%,采场出矿能力比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提高了33%,静态留矿采矿法是一种适合玲珑金矿缓倾斜矿体开采的有效的辅助采矿方法.
关键词:
缓倾斜破碎矿体
,
浅孔
,
静态
,
留矿法
,
玲珑金矿
郝显福
,
贺严
,
孙嘉
,
王成财
,
高庆伟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308
针对白象山铁矿富水形态多变矿体,进行了基于可参考经验公式防水矿柱留设研究。通过发育体系下防水矿柱留设得出了富水层下矿体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预控顶进路充填采矿法最大空顶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通过断裂构造附近矿柱留设研究得出了在断裂构造附近矿体倾角达到一定程度时,倾角越小,所留设防水安全矿柱越宽,为安全起见,选取了其最小倾角,静水压力水头高度按断层导通含水层在各勘探线最高高度计算,得到采用不同采矿方法时,各断层防水安全矿柱留设宽度平均值为104.77 m。
关键词:
富水
,
经验公式
,
防水矿柱
,
留设
李电辉
,
褚洪涛
,
刘俊
,
望开磊
,
任玉东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409
针对李子金矿流沙沟矿区浅孔留矿采矿法回采存在的采场出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放矿粉尘污染大及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漏斗受矿-电耙出矿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研究。通过对普通漏斗、平底结构、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各自特点优化分析,详细介绍了改进的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漏斗受矿-电耙出矿底部结构大大提高了采场出矿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浅孔留矿采矿法
,
底部结构
,
电耙出矿
,
采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