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昕
,
刘伟
,
潘克新
,
张珂
,
袁海清
,
王亦曼
,
王金淑
,
李季
,
周美玲
功能材料
为了改进氧化钪的分布均匀性及提高阴极表面氧化钪的扩散补充能力,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液固掺杂和液液掺杂的方法制备了Sc2O3掺杂W粉基材,研究了利用这种W粉制作多孔钨基体的工艺技术和多孔体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在改进压制、烧结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具有适当孔度的亚微米结构多孔基体.氧化钪在基体中的分布得到进一步改进.在这种基体中铝酸盐的浸渍率可以达到常规浸渍阴极的要求.发射试验结果表明,阴极具有很高的发射水平.研究还证实多孔体的结构越趋细微,越有利于阴极的发射均匀性和耐离子轰击的性能的改善.
关键词:
钪钨阴极
,
离子轰击
,
氧化钪
,
显微结构
,
电子发射性能
杜晶
,
何代华
,
刘平
,
刘新宽
,
马凤仓
,
李伟
,
陈小红
,
张珂
,
赵君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6.143
在Ca2+、H2PO4-和NO3离子浓度分别为0.025 mol/L、0.015 mol/L和0.1 mol/L电解液中加入2.5×10-4mol/L的柠檬酸钠,采用水热电化学方法在Ti6Al4V基体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柠檬酸根对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物相组成、形貌及结合强度的影响以及沉积时间对HA涂层物相、形貌、结晶度、涂层厚度及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柠檬酸根电解液中水热电化学沉积的仍为HA涂层,与不含柠檬酸根的电解液相比,HA晶体的尺寸显著减小,涂层表面更加均匀致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由15.39 MPa提高到24.31 MPa;HA(002)晶面的衍射峰随着水热电化学沉积时间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在沉积2h时达到最大,HA晶粒尺寸较小,涂层更为均匀致密.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HA涂层厚度呈非线性增加,HA涂层的结晶度和结合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沉积时间为2h时结晶度和结合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为75.7%和24.31 MPa.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Ti6Al4V
,
柠檬酸根
,
水热电化学
,
羟基磷灰石涂层
吴园园
,
张珂
,
洪慧敏
,
牛亚慧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issn.1000-7571.2014.10.005
利用电子探针面分析、状态分析及电子背散射衍射相分析技术研究硅钢高温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电子探针面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出元素的分布状态,初步判断氧化铁皮的结构,而状态分析可以准确表征常规氧化铁皮中铁元素的状态,对于合金元素富集区域则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相分析技术来标定.结果表明,高温氧化铁皮的结构主要有4层,即最外层为厚度约为10 μm的Fe2O3相,次外层为Fe3O4相,中间层为FeO相上分布有颗粒状的Fe3O4相,最内层为FeO相和Si元素富集的Fe2SiO4相.其中Fe2SiO4层的分布特征与加热温度密切相关:1 100℃时,Fe2SiO4相呈颗粒状,弥散分布在FeO层;1 200℃时,Fe2SiO4相呈液态,侵入基体和疏松的FeO层,且沿着FeO晶界呈网状分布.
关键词:
电子探针
,
状态分析
,
面分析
,
电子背散射衍射
,
硅钢
,
氧化铁皮
,
显微结构
杨立会
,
谷中芳
,
张珂
,
李小云
,
王晓玲
腐蚀与防护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40℃下优化后的磷化液。结果表明,当氧化锌15g/L、磷酸二氢锌12g/L、磷酸25ml/L、氟化钠0.6g/L、氯酸钾0.3g/L、柠檬酸0.2g/L、乌洛托品0.25g/L、钼酸钠0.18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8g/L、磷酸锌3.5g/L、50%硝酸锰3.5g/L时,磷化膜CuS04点滴测试平均时间为78s,磷化液酸比平均值为23.8。所得磷化液优化配方较其它磷化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大大降低了锰离子的使用量,是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
磷化液
,
硫酸铜点滴
,
磷化液酸比
张珂
,
黄光杰
,
汪凌云
,
刘正宏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5083铝合金的冷轧及稳定化处理工艺方案,通过晶间腐蚀试验、剥落腐蚀试验结合组织与形貌观察研究了冷变形量和稳定化处理对合金板材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合金在剥落腐蚀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随冷变形量的增大和稳定化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稳定化时间的影响不明显;当冷变形量在20%~25%,稳定化温度在200~220℃、时间为2h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优。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
轧制
,
稳定化处理
,
晶间腐蚀
,
剥落腐蚀
王鹏飞
,
沈卫平
,
张强
,
张珂
,
蒋志明
,
陈鹏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设计并采用自蔓延燃烧预热,水介质缓冲双向爆炸固结的方式制备了Mo/Cu功能梯度材料(FGM),观测了Mo/Cu FGM的显微组织并分析了固结过程.对各层的密度、硬度、电导率等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发现随着Cu含量的增多,材料的密度平缓递减但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硬度降低,电导率升高.相对密度从Mo层的94.2%到Cu层的98.4%,试样整体的相对密度达95.5%.Mo/Cu FGM第1层与第2层间的剪切强度为214.8 MPa;Mo/Cu FGM第3层,第4层的热导率分别为204.76 W·m-1·K-1和249.71 W·m-1·K-1.
关键词:
Mo/Cu合金
,
自蔓延
,
爆炸固结
,
功能梯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