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
,
田兴友
,
郑瑾
,
姚霞银
,
刘文涛
,
崔平
,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考察了纳米SiO2对P肌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WAXD、FT-IR、DSC、双折射等手段对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PET纤维的力学性能,且PET/SiO2纳米复合纤维在结晶度略有降低的情况下,非晶区取向度明显提高.非晶区取向度的提高是PET/SiO2纤维力学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纳米复合纤维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
模量
,
非晶区取向度
谭肃
,
张献
,
包超
,
丁欣
,
胡坤
,
郑康
,
田兴友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6.029
采用物理共混的简易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绢云母复合薄膜.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的结果表明,这种薄膜具有明显的取向“砖-泥”仿贝壳结构.这种独特仿生结构的形成显著地提高了壳聚糖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且保持了优异的柔软弯曲性能.同时,这种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电绝缘性能.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仿生结构
,
复合薄膜
,
物理共混
,
绢云母
,
壳聚糖
刘金秋
,
柏冲
,
徐文华
,
张献
,
刘迎凯
,
姚金水
,
刘伟良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48
黏附性是超疏水表面的一个重要特性,随着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深入,具有响应特性的智能超疏水表面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能够作为“机械手”抓取液滴的具有高黏附性的超疏水表面自然成为关注对象.本文讨论了表面形貌和表面化学组成对超疏水表面黏附性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高黏附性超疏水表面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高黏附性超疏水表面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超疏水
,
黏附性
,
表面形貌
,
化学组成
张献
,
于晓强
,
于文涛
,
何畏
,
陶绪堂
,
蒋民华
功能材料
制备了一种双光子聚合引发剂,反,反-1,4-双(4'-N,N-二丁胺基苯乙烯)-2,5-二甲氧基苯(DBASDMB),利用挥发溶剂法首次获得该化合物的晶体,用四圆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同时证明引发剂分子是具有很好对称性和平面性的全反式结构.仔细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下的线性吸收光谱和单、双光子荧光谱,并在同一条件下对其单、双光子光谱进行了比较.在760nm的飞秒脉冲激光辐照下,DBASDMB能够高效地引发聚氨酯类丙烯酸酯齐聚物的聚合反应,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微结构.
关键词:
双光子聚合引发剂
,
晶体结构
,
单、双光子荧光光谱
,
微结构
任书霞
,
王英姿
,
李仕群
,
胡佳山
,
张献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2.001
用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磷铝酸盐水泥水化时Ca2+,Al3+离子浓度随外加剂掺量不同的变化,并探讨了磷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外加剂可调节Ca2+,Al3+离子的析出,改变磷铝酸盐水泥水化加速期的长短,起到了调凝的效果,在磷铝酸盐水泥水化加速期,其水化动力学遵循方程:[1-(1-α)1/3]N=Kt.Ca2+离子的溶出主要受自动催化反应控制,N为1.51~1.67;Al3+离子的溶出则主要受扩散反应控制,N为5.37.
关键词:
磷铝酸盐水泥
,
外加剂
,
水化动力学
陈小璇
,
方飞
,
杜天翔
,
张献
,
丁欣
,
田兴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7.023
为了克服棉纤维易燃的缺点,利用壳聚糖水溶液与海藻酸钾水溶液相反的电荷特性,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棉纤维织物表面构筑了壳聚糖-海藻酸盐防火涂层.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的结果均表明壳聚糖与海藻酸盐均匀地涂敷在织物表面,并且涂层厚度与涂覆层数近似成正比关系;分析热重分析曲线可以发现随着复合涂层的层数增加,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在较大温度范围内有所增加;根据水平-垂直燃烧测试得到的结果并结合织物燃烧后的扫描电镜图片可知,壳聚糖-海藻酸盐体系对棉纤维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并有消除余焰的作用.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
海藻酸钾
,
防火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柴武倩
,
杨强云
,
杨川
,
高国庆
,
崔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4
对断裂的汽车张紧轮紧固螺栓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硬度以及断口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在搓丝加工过程中挤压量过大,使螺纹尖端产生较多微裂纹,同时螺纹根部也存在一些加工缺陷,并在之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和加工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螺栓材料的疲劳强度降低,裂纹源的过早形成最终导致了螺栓发生疲劳断裂而失效.
关键词:
螺栓
,
微裂纹
,
缺陷
,
疲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