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TOCA调控下的聚苯乙烯的合成及端基配位

李洁爱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以4-氨基-4-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ATOCA)为调控剂,成功进行了苯乙烯的氮氧稳定自由基本体聚合.结果表明聚合是可控的.根据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的聚合机理,利用在聚合物末端封端的ATOCA上的羧基进行稀土金属铕(Eu(Ⅲ))的配位,获得了具有荧光性的聚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证明了稀土金属配位发生在聚合物链的末端,而非简单的物理掺杂.

关键词: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 稀土金属 , 配位 , 荧光

微波辐射下均聚和共聚反应机理

路建美 , , 吴健飞 , 戴蔚荃 ,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单体均聚和共聚反应机理.利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乙醇中的自由基捕捉剂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捕捉自由基,验证反应是否为自由基历程.研究了一些单体体系如烯丙基硫脲(AT)和马来酸二丁基锡(DBTM)或单体与载体(Al2O3或SiO2)混合存在下的体系.同样,共聚反应如DBTM-AT和DBTM-硬脂酸乙烯酯(SAVE)也进行了相似的聚合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以引发共聚反应,且符合自由基机理.载体可以促进自由基的生成.

关键词: 微波 , 机理 , 均聚反应 , 共聚反应 , 自由基

共缩聚聚酰胺酸与聚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及荧光性能

祁秀秀 , 路建美 , , 王丽华 ,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DDS)、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均苯四酸二酐(PMDA)的微波辐射溶液聚合反应,将所得的聚酰胺酸进行固相微波辐射亚胺化,并与热聚合进行比较,用红外及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提高缩聚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固相微波辐射使聚酰胺酸的亚胺化时间缩短,亚胺化度增大.合成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都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关键词: 微波 , 聚酰胺酸 , 聚酰亚胺 , 亚胺化 , 荧光性能

N取代丙烯酰胺的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及聚合物性能研究

朱健 , 朱秀林 , 程振平 , 路建美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1.013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和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聚合物PDMAA和PDEAA. 实验结果表明,对DMAA及DEAA,转化率随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大,单体质量分数以50%为佳;对DEAA转化率随放电功率的增大而增加,而对DMAA转化率以150 W为佳. 对PDMAA的吸水率,后聚合时间以4 h为佳,放电时间延长吸水率下降,而放电功率对吸水率的影响不大;对PDEAA的吸水率,后聚合时间以8 d为佳,放电时间延长、放电功率增加吸水率下降. 同时对所得的聚合物的吸水率和温度的关系作了考察,结果发现PDMAA具有最高临界共溶温度区域为20~30 ℃,而PDEAA则具有最低临界共溶温度为31 ℃,而且它们的最高吸水率达一百多倍,是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类聚合物的吸水率的4~10倍.

关键词: N-取代丙烯酰胺 ,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 温敏树脂

聚乙烯醇-铜(Ⅱ)络合物的催化性能

肖猛 , 路建美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四种PVA与Cu2+络舍得到PVA-Cu(Ⅱ)配位聚合物,测得它们的含铜量分别为0.055 mmol/g、0.181 mmol/g、0.114 mmol/g、0.232 mmol/g,用IR、TG等分析方法证明聚乙烯醇和铜(Ⅱ)之间存在配位键;对其与亚硫酸钠水溶液组成的非均相催化体系引发的MMA聚合,考察了PMMA分子量及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对比发现水解度高的聚乙烯醇-铜(Ⅱ)络合物催化得到的PMMA分子量较低、转化率较高;而聚合度不同的PVA-Cu(Ⅱ)催化性能无差别.

关键词: 聚乙烯醇 , 配位聚合物 , 催化 , 甲基丙烯酸甲酯

减温降计算模型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 温降 , 模型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失效的原因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冷轧机组测辊表面划伤的研究

陈松 , 符寒光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2.06.005

分析了宝钢1420冷轧酸轧机#机架后的测辊在正常轧制中产生的划伤问题,通过对测辊的表面状态、辊径、安装高度以及轴承的改进,彻底解决了因测辊表面划伤而直接导致带钢表面划伤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键词: 酸轧机组 , , 冷轧带钢 , 表面划伤

汽车紧轮紧固螺栓断裂分析

柴武倩 , 杨强云 , 杨川 , 高国庆 , 崔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4

对断裂的汽车紧轮紧固螺栓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硬度以及断口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在搓丝加工过程中挤压量过大,使螺纹尖端产生较多微裂纹,同时螺纹根部也存在一些加工缺陷,并在之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和加工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螺栓材料的疲劳强度降低,裂纹源的过早形成最终导致了螺栓发生疲劳断裂而失效.

关键词: 螺栓 , 微裂纹 , 缺陷 , 疲劳断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