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
周叮
,
刘朵
,
张建东
玻璃钢/复合材料
采用弹性力学方法分析预张拉CFRP加固简支梁的动力特性,研究各参数对加固梁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将简支梁和CFRP沿界面分开,基于二维弹性力学理论对梁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弦理论对预张拉CFRP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界面间应力和位移的连续条件得到频率方程,由行列式搜根法数值计算各阶固有频率,数值结果与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比较,显示出了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CFRP的加固效果随层数和预拉力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梁
,
CFRP
,
预张拉
,
加固
,
固有频率
杜存山
,
祝和权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8.008
由于环境恶化等原因,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的数量急剧增长,已经成为桥梁维护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结合青藏铁路32 m后张梁沿管道裂缝修补工作,研制开发了一种柔性环氧裂缝注浆材料和适用于混凝土表面涂装的柔性氟碳涂料,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和现场实际工程,证明这两种材料可有效解决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
裂缝
,
注浆
,
氟碳涂料
,
维修
张梁
,
郭长昊
,
李晓芳
,
宫希杰
,
叶妮雅
,
李海英
,
雷良才
涂料工业
以2-(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2-甲基丙烯酸为链转移剂,利用RAFT/细乳液联合技术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1.53)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再以该大分子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通过连续加料的方式加入苯乙烯后进一步引发聚合,得到PGMA-b-PS二嵌段共聚物.采用GPC、FT-IR、1H-NMR、DSC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为线型二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87,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可控特征.DSC测得二嵌段共聚物具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77.33℃和98.30℃.此外,还考察了单体加料顺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
,
细乳液聚合
,
嵌段共聚物
,
聚苯乙烯
,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李晓芳
,
张学举
,
宫希杰
,
张梁
,
叶妮雅
,
李海英
,
雷良才
材料保护
为了增强环氧涂料的力学、耐热和防腐蚀性能,以环氧树脂为基料、聚硫橡胶为增韧剂、聚苯胺(PANI)为防腐蚀成分,制备了聚硫橡胶增韧的环氧涂料.采用漆膜柔韧性、附着力、耐冲击性、硬度测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硫橡胶和聚苯胺用量对涂膜力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用热失重法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最优配方涂膜的热稳定性和断裂特性.结果表明:当添加10% ~15%聚硫橡胶(占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下同)和5%PANI时涂膜的力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较好;聚硫橡胶增韧对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聚硫橡胶增韧环氧树脂/聚苯胺涂层呈韧性断裂,防腐蚀性能明显强于清漆.
关键词:
增韧
,
环氧树脂
,
聚硫橡胶
,
聚苯胺
,
防腐蚀性能
,
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
唐宏芬
,
张梁
,
邵奇
,
刘树红
,
吴玉林
,
戴江
工程热物理学报
目前,对大型水轮机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和前沿问题.三峡电站的运行水头变幅大,负荷变幅也大,机组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用CFD技术对混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对可能影响水轮机运行性能的若干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改善水轮机的水力稳定性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
CFD技术
,
三维湍流计算
,
水力性能
张梁
,
吴玉林
,
刘树红
,
张乐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引入三维混合流体完整空化湍流模型,确定了混流式水轮机内部三维空化湍流计算的方法.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混流式水轮机的内部空化流场进行了计算,采用了全三维全流道的湍流计算方法,基于RNG的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从蜗壳进口到尾水管出口,包含所有流道在内的整体一次完成定常.根据得到的三维空化流场数据,对转轮内部流场进行了流场分析,求得了计算临界空化系数,和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模拟了特征工况下的尾水管涡带,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三维空化湍流
,
混合流体模型
,
RNG k-ε湍流模型
,
混流式
李秋影
,
张梁
,
洪娟
,
郭卫红
,
许海燕
,
吴驰飞
功能材料
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对回收PET(r-PET)合金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阻燃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24份APP可使合金阻燃等级达到Ⅴ-0级,受热分解速率降低,残炭量增加且生成的炭层高温热稳定性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PP含量增加,r-PET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逐渐增加,但韧性降低.
关键词:
回收PET
,
合金
,
阻燃
,
聚磷酸铵
张梁
,
崔崇
,
王雄
,
石晓琴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乙醇-水混合溶液作为反应介质,AlCl3·6H2O为铝源,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大长径比的一维勃姆石纳米棒,采用了XRD、SEM、TEM、TG-DSC分析手段对所得产品的物相、形貌以及产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水热时间对产物结晶性能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一维勃姆石呈柳叶状,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长度约为1.8 μm,最宽处约为180nm,经550℃热处理,可以获得具有相同微观形貌的γ-Al2O3纳米棒.
关键词:
勃姆石
,
混合溶剂热法
,
纳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