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陈井胜
,
刘淼
,
李斌
,
李伟
,
李崴崴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904
奈林沟金矿床是朝阳—赤峰金矿带中一个火山岩型金矿床,赋存于铁匠营子盆地的火山岩层位中。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将铁匠营子盆地火山岩分为3期。对火山岩样品分别进行了锆石U-Pb LA-ICP-MS测年。结果显示铁匠营子火山岩分为3个时期:(160.8±1.9)Ma、(130.8±1.7)~(124.7±1.2)Ma、(121.6±2.8)Ma。奈林沟金矿床赋存金的石英脉出露于义县组一段安山岩中,在义县组二段中并未出现,故限定奈林沟金矿床成矿时代为124.7~121.6 Ma,结合其他邻近的金矿床认为132~116 Ma是朝阳—赤峰金矿带重要的成矿时代。
关键词:
奈林沟金矿床
,
铁匠营子火山岩
,
锆石U-Pb
,
成矿时代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唐铭君
,
杨言辰
,
杨兆武
,
叶松青
,
杨春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7.005
英城子金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极具代表性的矿床.金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带内.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容矿的二长花岗岩、流纹岩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形成于火山弧和同碰撞构造环境,由原始地幔岩浆演化形成.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幔源流体特征,金矿成矿与后韧性剪切变形时期的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属于后韧性剪切型金矿床.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
地质特征
,
地球化学特征
,
矿床成因
,
后韧性剪切型金矿床
,
英城子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