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
,
黄楠
,
孙鸿
,
冷永祥
,
杨文茂
,
陈俊英
功能材料
采用过滤真空阴极直流弧源(FilteredCathodic Vicuum Arc Deposition,FCVA)方法沉积超硬(>6000HV)超厚(微米级)的DLC/DLC多层薄膜.通过显微硬度、内应力测量、XPS等方法表明,该薄膜显著优于普通单层薄膜.
关键词:
DLC
,
类金刚石薄膜
,
FCVA
,
超硬超厚
宋师伟
,
王才
,
许冬梅
,
张文英
,
潘则林
,
王秀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交联沉淀法制备了淀粉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将苄基取代淀粉葡萄糖单元上的羟基,经FT-IR、1HNMR、XRD及SEM等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得到取代度(DS)约为0.05、且具有一定疏水性的苄基淀粉微细颗粒.纳米淀粉和苄基淀粉微细颗粒的结晶结构不同于原淀粉,结晶度明显降低.它们的形态呈球形,粒径分别为50 nm~100 nm和50 nm~500 nm.所制备的纳米淀粉及苄基淀粉微细颗粒对聚合物基体具有增强、增韧的功能,有望在橡胶等聚合物基体中应用,且苄基淀粉微细颗粒具有双亲性结构,可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应用.
关键词:
淀粉纳米粒子
,
交联沉淀法
,
苄基淀粉
,
制备
,
表征
冯丽丽
,
胡晓芳
,
于晓娟
,
张文英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9023
采用热脱附(TD)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环境空气中 23 种挥发性有机物( VOCs)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空气样品通过主动采样的方式富集到装有 Tenax-TA填料的热脱附管中,热解吸后在选择反应监测( SRM)模式下用 GC-MS/MS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 VOCs在 0. 01~1 ng 和 1~100 ng低、高两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 0. 99,方法定量限为 0. 000 08~1 μg/m3.加标水平为2、10和50 ng时,23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为77%~124%.除了最低加标水平的氯苯,相对标准偏差( RSD,n=6)均小于20%.对市内3个采样点的环境空气进行测定,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1,2,4-三甲基苯和六氯丁二烯均有检出.实验证明,该 TD和 G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环境空气中 VOCs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热脱附
,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
挥发性有机物
,
环境空气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英;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英,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英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英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英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英.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英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英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钢铁
氯来源、种类和燃烧物中氯浓度对燃烧过程中二垩英生成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燃烧炉中研究1 073K温度下上述三种因素对燃烧过程二垩英生成的影响.二垩英生成浓度在相同氯源和种类条件下与燃烧物中氯含量几乎成正比,且受氯源明显影响.如有机氯化合物或无机氯化物.即使对无机氯化物,在有活性氯存在时也会生成高浓度二垩英,如由盐和面粉形成的水化物中的活性氯.
关键词:
氯源
,
氯种类
,
燃烧过程
,
二垩英/呋喃
,
水化物
,
PVC
仝丽珍
,
刘靖
,
蒋海涛
物理测试
对棒材厂微钒合金英标460钢筋φ40弯曲断裂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钢中成分不均、非金属夹杂及连铸坯内裂纹等是造成钢筋弯曲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冶炼、连铸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从而使英标钢筋冷弯试验达到100%合格.
关键词:
钢筋
,
微合金化
,
组织
张玉才
,
龙红明
,
春铁军
,
吴雪健
,
王平
,
孟庆民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383
对烧结原料中铜、氯元素对二(噁)英排放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原料中铜、氯元素质量分数明显影响烟气中二(噁)英排放浓度.和基准试验相比,原料中铜质量分数由0.02%提高到0.04%,二(噁)英排放浓度(TEQ)由0.55提高到0.69 ng/m3;原料中氯质量分数由0.04%提高到0.06%,二(噁)英排放浓度(TEQ)由0.55提高到0.82 ng/m3.在烧结原料中添加少量的尿素可以显著降低二(噁)英排放浓度,尿素添加量为0.035%,在上述条件下,二(口恶)英排放浓度均可降低65%以上.
关键词:
铁矿烧结
,
二(噁)英
,
铜/氯元素
,
减排
章骥
,
李晓东
,
严建华
,
陈彤
,
陆胜勇
,
岑可法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垃圾焚烧飞灰在小型管式炉上进行了二(噁)英的从头合成试验,通过控制水分在气流中的比例,研究不同的水分对二(噁)英的总量、毒性当量以及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整体上对二(噁)英从头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了二(噁)英排放的毒性当量,但没有发现对分布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可能的反应途径水分通过活化飞灰的活性位置,从而促进了二(噁)英的生成.在氮气反应气氛中的试验表明,水分可以为二噁英的生成提供氧.
关键词:
二(噁)英
,
水分
,
从头合成
,
垃圾焚烧
,
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