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章华
,
熊梅
,
张思
,
梁宇
,
刘静
腐蚀与防护
研究了锡对AlMgZnSnx多组元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采用大气造渣保护熔炼制备了合金铸锭,铸锭尺寸为φ10 mm× 60 mm.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AlMgZnSnx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AlMgZn合金中加入大量锡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并不升高,当锡的质量百分比达到95%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仍低达-1.37 V(vs.SCE).随着锡含量增加,AlMgZnSnx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自腐蚀电流密度值在10-3至10-5 A/cm2数量级之间变化.
关键词:
锡
,
AlMgZn合金
,
自腐蚀电位
,
自腐蚀电流密度
张思
,
马颖
,
周益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2047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 模拟了应变对四方相BaTiO3(BTO)空位形成能的影响, 并计算了应变和双空位共同作用下BaTiO3体系的极化. 计算结果表明, 应变改变了空位形成能, 且在–3%到3%的应变范围内, 氧空位的形成能逐渐减小, 亦即压应变抑制了氧空位的形成, 这与Ti–O键的变化有关. 此外压应变在改变双空位形成能的同时, 增大了体系的极化和极化偏移, 对于1A和2A组合的双空位即使在–3%的应变下其极化偏移也只有1 μC/cm2和0.3 μC/cm2, 而极化偏移是印记效应的表现, 因此应变对印记效应的影响很小, 可以忽略.
关键词:
应变; 缺陷; 极化; 第一性原理; 印记效应
张思
,
马颖
,
周益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2047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了应变对四方相BaTiO3(BTO)空位形成能的影响,并计算了应变和双空位共同作用下BaTiO3体系的极化.计算结果表明,应变改变了空位形成能,且在-3%到3%的应变范围内,氧空位的形成能逐渐减小,亦即压应变抑制了氧空位的形成,这与Ti-O键的变化有关.此外压应变在改变双空位形成能的同时,增大了体系的极化和极化偏移,对于1A和2A组合的双空位即使在-3%的应变下其极化偏移也只有1μC/cm2和0.3μC/cm2,而极化偏移是印记效应的表现,因此应变对印记效应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关键词:
应变
,
缺陷
,
极化
,
第一性原理
,
印记效应
材料保护
美国康涅逖格州西汉文-伦敦确信集团下属的确信高性能材料(CPM,Cookson Performance Materiais)于2012年8月宣布任命RickReagan为乐思化学有限公司总裁。Reagan先生将领导乐思化学高性能专业化学品全球机构在40多个国家运作,包括战略部署于全球各地的10个生产基地及9个技术中心。
关键词:
化学品
,
总裁
,
高性能材料
,
技术中心
,
生产基地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王新文
,
胡晓丽
,
邓伟
,
龚彬
,
夏月成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907
马思罗金矿区煌斑岩侵入于盐塘组第二段,呈树枝状、条带状平行展布。岩石为致密块状云煌斑岩,其w( SiO2)变化于37.88%~40.40%,K2 O/Na2 O比值介于1.05~3.63,为碱性系列的钾质煌斑岩。煌斑岩与金矿化在时空分布及成因上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认为煌斑岩与金矿体均受控于断裂破碎带,煌斑岩切穿了断裂破碎带及金矿体,煌斑岩的侵入为金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物源、热能、含矿流体。
关键词:
煌斑岩
,
岩石学
,
地球化学
,
金矿化
,
马思罗金矿区
杨忠芳
,
张志斌
,
康亚龙
,
张厚亮
,
陈钧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2.005
四川盐源马思罗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盐源一丽江构造带中段,其内金铜铅锌成矿条件良好.重点阐述了马思罗金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其中,激电测量显示地表矿体深部存在低阻高激化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了2处Au为主的化探异常,其面积大,分带清晰,浓集中心明显,元素组合特征指示成矿作用与中低温热液有关.另外,在矿区外围新发现1处金矿点和2处铜金矿点.在综合分析研究矿区及外围物化探异常;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圈出2处寻找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中大型铜金矿床远景区.
关键词:
物化探异常特征
,
马思罗金矿区
,
铜金矿床
,
找矿远景
,
四川盐源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