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虹
,
朱其芳
,
王瑞坤
,
董利民
,
张宝清
,
沈惠珠
,
张希顺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5.003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努氏压痕法研究了添加 SiC 晶须、纳米颗粒及晶须和纳米颗粒的三种 Si3N4 基复相陶瓷在外力作用下的断裂行为.这三种材料断裂的主要方式是沿晶断裂,偶尔可见穿晶断裂.在裂纹发展的路径上当裂纹尖端遇到了晶须、集聚的纳米颗粒及类晶须时,会产生扭转、偏转、断裂、拔出和终止,从而使裂纹能量消耗,抑制和阻碍了裂纹的扩展和传播,起到了增韧补强的作用.
关键词:
Si3N4 基复合陶瓷
,
晶须
,
纳米颗粒
,
裂纹扩展
孙丽虹
,
刘安生
,
邵贝羚
,
李永洪
,
王敬
,
张希顺
,
李远松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1.014
采用粉末装管法制备了M27(27芯),M19(19芯)六种铋系银包套高温超导多芯带材,利用标准四引线法测量其电学性能临界温度(Tc)和临界电流密度(Jc),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配有能谱仪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显微组织结构.超导多芯带材的相组成以2223相为主,可以观察到少量的2212相,且与2223相共生.在超导相晶粒之间和三叉晶界存在非晶层.超导相界面、超导相和银包套界面较为平直,超导相和银包套界面夹角为5°.超导相的晶粒具有一定的织构,晶粒的ab面大致平行于带材的带长方向,c轴大致垂直于轧面.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国外超导带材的晶粒较国内大而明显.在样品中存在CuO、SrO和CaO杂相.一些杂相在超导相的周围沿晶界分布,一些杂相独立存在.
关键词:
BSCCO超导多芯带材
,
组织结构
,
超导相
,
杂相
孙丽虹
,
王瑞坤
,
张希顺
,
千东范
,
高宝东
,
刘亚秀
,
陈家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8.06.016
运用扫描电镜及最新引进的电子背散射衍射装置研究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显微结构和织构. 将显微组织和晶体学分析相结合, 在研究材料显微组织、成分的同时, 研究材料中单个晶粒的取向和整体取向的统计学规律, 探求热处理条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在轧板和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微观织构和极图.
关键词:
Cu-Zn-Al
,
形状记忆合金
,
组织结构
,
显微织构
,
电子背散射衍射
孙丽虹
,
张希顺
,
田杰谟
,
董利民
,
张宝清
,
尤力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9.03.008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纳米粉成分和含量对Si3N4基纳米复合陶瓷组织的影响.SiC(n)/Si3N4(μ) 或Si3N4(n)/Si3N4(μ) 复合陶瓷的微观组织随纳米SiC(n)或Si3N4(n)含量的增加,基体组织逐渐变细.当SiC或Si3N4的含量达15% (ω) 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若严格控制制粉、压型和烧结工艺,可进一步提高复合陶瓷的质量和性能.
关键词:
复合陶瓷
,
扫描电镜
,
透射电镜
,
纳米粉末
,
微观组织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李克华
,
陈洁
,
王任芳
,
贾聪
腐蚀与防护
曼尼希碱是一类重要的金属缓蚀剂。以肉桂醛、环己酮、水合肼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缓蚀剂CJ,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同时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曼尼希碱缓蚀剂CJ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当肉桂醛/水合肼摩尔比为3∶1、环己酮/水合肼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45℃、pH为4、反应时间为8 h时,CJ具有最好的缓蚀性能。在15%盐酸中,当缓蚀剂加量为1.0%时,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2991 g/(m2·h),远低于SY/T 5405-1996中的一级标准。曼尼希碱缓蚀剂CJ在钢铁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曼尼希碱缓蚀剂CJ是以抑制阳极腐蚀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曼尼希碱
,
缓蚀性能
,
缓蚀剂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李克华
,
兰志威
,
杨冰冰
,
石东坡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6007
采用糠醛、苯乙酮和水合肼合成了HJ曼尼希碱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该缓蚀剂对N80钢的缓蚀性能.静态失重法表明,N80钢片在加有1.0%(质量分数)HJ曼尼希碱的15%(体积分数,下同)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为0.623 5 g· m-2·h-1,远低于SY/T5405-1996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腐蚀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该缓蚀剂在N80钢表面上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曼尼希碱
,
缓蚀剂
,
吸附
,
缓蚀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