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伟
,
胡陈果
,
刘宏
,
奚伊
,
张密超
,
黎飞云
,
张燕
功能材料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技术,在复合氢氧化物熔融体中,以CuCl2·2H2和Se粉为原料在200℃下合成了Cu2Se纳米晶体,X射线衍射谱表明合成的Cu2Se纳米晶体属立方晶系结构,格点对称群为Fm3m(225),格点参数a=0.5765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表明Cu2Se纳米晶体为厚度为10~20nm,宽度为200~300nm的片状结构.生长时加入少量的水会导致棒状非晶产生,水量越多棒状非晶的尺寸越大,使得Cu2Se晶体的均匀性和品质变差.根据配位多面体生长机理模型,计算了生长基元的稳定能,并探讨了在复合氢氧化物熔融中纳米Cu2Se晶体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Cu2Se
,
纳米晶体
,
配位多面体生长机理模型
张密超
,
胡陈果
,
熊玉峰
,
奚伊
,
黎飞云
,
严伟
功能材料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技术,在固熔的复合氢氧化物中,200℃、24h的生长条件下制备了立方相的CaF2、KCrF3纳米颗粒和六方相PbF2纳米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UV-vis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纳米晶的粒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复合氢氧化物固熔法合成的氟化物纳米晶体结晶良好且尺寸均匀,通过UV-vis吸收谱发现,所合成的氟化物纳米晶在紫外或深紫外区域具有强烈吸收.基于结晶学、结晶化学和现代溶液理论对氟化物纳米晶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复合氢氧化物固熔法
,
氟化物
,
纳米晶
付国忠
,
刘建平
,
赵晓峰
,
刘建明
,
吕庆功
,
彭龙洲
钢铁
在对轧制时钢管的温降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定张减温降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辐射、接触传导、内部传导对温度的影响.通过对轧制实验测定得到钢管的温降数据与此模型实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比较准确,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定张减温降的计算,从而为控制系统比较准确地对轧机进行设定及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定张减
,
温降
,
模型
蒋忠胜
,
吕洪君
,
解光军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4.011
在量子信息传输过程中应减少作为量子信道的粒子数并尽量增加传输的信息,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和对传输信息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一种多维量子编码的可控信息传输方案,首先Alice要和Bob对编码的信息制定一个规范,然后,Alice对粒子做幺正变换,接受者Bob对接收到的粒子进行测量,根据控制者Charlie发来的测量信息就可以知道Alice要传输的信息,这种量子信息传输粒子少,有一个控制者可对传输过程进行控制,所以易于实现,而且保证安全.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多维量子超密编码
,
幺正操作
王若民
,
詹马骥
,
季坤
,
严波
,
王夫成
,
杜晓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23
通过对高压输电用耐张线夹及夹持导线的宏观形貌、化学成分、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该线夹腐蚀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线夹在压接时即存在铝线断股现象,服役过程中使酸性雨水更易进入到压接管内部,对线夹与钢芯铝绞线结合面进行腐蚀生成腐蚀产物,导致耐张线夹电阻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线夹电阻不断增大,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热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线夹过热,导致高温烧损失效;应加强线夹压接管位置的红外测温监控,及时更换温度明显异常的压接管.
关键词:
耐张线夹
,
腐蚀
,
热击穿
,
钢芯铝绞线
周瑜
,
李军
,
张仲秋
,
吴童生
,
李志玮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9.06.015
针对电力系统绝缘子污秽闪络产生的危害问题,采用升压法对涂污秽物的单片瓷绝缘子(XP-210)进行人工污秽试验,分析了不同盐密(NaCl)、灰密(硅藻土)对单片瓷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密、灰密对单片瓷绝缘子人工污秽闪络电压都有影响,闪络电压与盐密、灰密均成幂函数关系,并且二者对闪络电压的影响是独立的.据此提出了划分电网污秽等级的建议.
关键词:
瓷绝缘子
,
盐密
,
灰密
,
人工污秽试验
,
污秽闪络
柴武倩
,
杨强云
,
杨川
,
高国庆
,
崔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24
对断裂的汽车张紧轮紧固螺栓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硬度以及断口的宏、微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在搓丝加工过程中挤压量过大,使螺纹尖端产生较多微裂纹,同时螺纹根部也存在一些加工缺陷,并在之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和加工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使螺栓材料的疲劳强度降低,裂纹源的过早形成最终导致了螺栓发生疲劳断裂而失效.
关键词:
螺栓
,
微裂纹
,
缺陷
,
疲劳断裂
张文强
,
张锌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152
硅藻土较好的保持了天然硅藻的多级微纳孔阵列、大比表面积等特征,将其分选应用于硅藻研究具有低成本、大量、可重复等优势.本研究采用物理沉降结合机械筛选的方式从硅藻土中提取出盘形硅藻壳微粒,尺寸分布在40~80 μm之间.借助空气-水界面颗粒漂浮自组装原理,探究疏水处理的硅藻土壳片快速大面积密排工艺可行性.结果显示通过控制硅藻壳微粒在水面的浓度以及微粒自身形态,可以获得厘米级单层密排结构,且实验制得最大硅藻壳微粒漂浮单层密排面积达到23.7 cm2,捞取干燥完整硅藻微粒单层密排面积达到5.0 cm2.
关键词:
硅藻土
,
盘形微粒
,
自组装
,
单层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