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磊
,
金仕纶
,
李加兴
,
王建松
,
杨彦云
,
马朋
,
马军兵
,
白真
,
刘星泉
,
周济人
,
段芳芳
,
张兴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190
介绍了Si-APD的工作原理并对Si-APD中的暗电流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RIBLL上产生的放射性核束流,使用CsI(Tl)+Si-APD探测器对中能重离子进行了能量测试.测试结果显示,CsI(Tl)+Si-APD探测器测量20 MeV/u的重离子时,可得到3%的能量分辨;同时还发现Si-APD中的暗电流大小以及入射粒子的能量大小都会对探测器的能量分辨产生影响.
关键词:
暗电流
,
CsI(Tl)
,
Si-APD
,
能量分辨
杨利
,
张国艳
,
周毅
,
廖怀林
,
黄如
,
张兴
,
王阳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厚膜p型宏孔多孔硅.氢氟酸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1:4组成电化学腐蚀的溶液.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多组样品,得出了多孔硅生长速度与电流密度以及腐蚀厚度与腐蚀时间的函数关系.通过ESEM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面和截面形貌分析,得出30 mA/cm2~50 mA/cm2的阳极电流密度是制备高质量厚膜p型宏孔多孔硅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
,
多孔硅
,
电化学腐蚀
,
阳极电流密度
杨利
,
周毅
,
张国艳
,
廖怀林
,
黄如
,
张兴
,
王阳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品质射频集成电感的厚膜多孔硅背向生长技术.ASITIC模拟证明厚膜多孔硅衬底能够显著提高射频集成电感的性能.采用背向生长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厚膜多孔硅包括穿透整个硅片的多孔硅,并证实了该技术作为后处理工艺应用于CMOS技术的可行性.ESEM对所制样品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多组实验,得出了多孔硅生长速度与腐蚀电流密度的准线性关系.
关键词:
多孔硅
,
射频集成电感
,
电化学腐蚀
,
后处理工艺
曹炳阳
,
张清光
,
张兴
,
高桥厚史
,
声田龙也
,
乔文明
,
滕井丕夫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11.017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EB-PVD)制备了6个厚度为15--62 nm的铂薄膜,研究了纳米薄膜的晶粒尺寸及其对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当薄膜厚度小于30 nm时,晶粒平均尺寸接近于薄膜的厚度;晶粒尺寸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定值;当薄膜厚度大于30 nm时,晶粒尺寸约为20 nm.受薄膜的表面和内部晶界的综合影响,铂纳米薄膜的热导率大大低于体材料的值,并且纳米薄膜的热导率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一个低于体材料热导率的值.
关键词:
Pt纳米薄膜
,
热导率
,
晶粒尺寸
,
晶界效应
,
尺寸效应
董俊辰
,
郁文
,
李慧津
,
韩德栋
,
张盛东
,
张兴
,
王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73205.0339
本文研究并制备了钆铝锌氧薄膜和以钆铝锌氧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钆铝锌氧薄膜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和透过率说明钆铝锌氧薄膜在透明显示方向的应用潜力.透射电子显微镜揭示了钆铝锌氧薄膜的非晶态微观结构.钆铝锌氧薄膜晶体管显示了良好的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器件开关比大于105、饱和迁移率约为10 cm2·V-1·s-1.实验结果表明,钆铝锌氧薄膜可用作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材料;钆铝锌氧薄膜晶体管可作为像素电路的驱动器件.
关键词:
钆铝锌氧
,
薄膜晶体管
,
有源层
王谦
,
何生平
,
曾建华
钢铁
针对采用弱脱氧工艺冶炼超低碳钢,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顶渣氧化性与钢水氧活度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了炉渣各组元对硫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超低碳钢的生产,顶渣中w(FeO+MnO)至少应控制在15%以下,w(CaO)/w(Al2O3)控制在2.5~4.0。工业试验表明,通过顶渣改性将w(FeO+MnO)控制在15%以下可避免回硫现象的发生,成品硫质量分数小于0.005%,达到了钢种要求。
关键词:
弱脱氧; 硫容量; 硫分配比; 超低碳钢
彭南海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田位于晋东北地区NW向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以义兴寨、辛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区关键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开展矿田成矿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规模较大的NW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为本区的控岩、导矿及配矿构造,次级NNW向压-张扭性断裂裂隙为容矿构造,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构造是成矿最重要的控制因素.S、Pb、H、O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宏观地质特征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引起CO2、H2S等的逸失,含金络合物稳定性遭受破坏,导致Au的大规模沉淀,流体的沸腾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义兴寨金矿田
,
关键控矿因素
,
成矿物质
,
成矿流体
,
演化
,
成矿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