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乳酸/有机蒙脱土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的原位插层聚合工艺及结构表征研究

袁龙飞 , 马小惠 , 汪凌 , 甄卫军 , 桂林 , 刘月娥

硅酸盐通报

采用新疆夏子街钠基蒙脱土为原矿制备的有机蒙脱土和丙交酯,通过原位插层聚合方法,合成聚乳酸/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反应体系真空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OMMT 加入量等对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果为:反应体系真空度为0.085 MPa,催化剂用量为丙交酯质量的0.5%,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70 ℃,聚合反应时间7 h,OMMT加入量3%(质量含量).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聚乳酸/有机蒙脱土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相态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关键词: 丙交酯 , 原位插层聚合 , 聚乳酸 , 有机蒙脱土 , 纳米复合材料

新疆乌兰陵格膨润土的开发及性能表征

甄卫军 , 李振江 , 蔡香丽 , 桂林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2.006

以新疆乌兰陵格膨润土为原料,进行了原矿湿法提纯、钙基膨润土钠化改型及钠基膨润土有机化改性用于钻井油基泥浆的研究.结果表明,湿法提纯前钠基膨润土的蒙脱石含量为57.55%;提纯后蒙脱石含量为60.91%.而钙基膨润土蒙脱石含量为56.53%,提纯后蒙脱石含量为59.48%.Na2CO3作为改型剂使钙基土的CEC(阳离子交换容量)提高了26.7%,钠化改型后所制得的有机土的粘度达到0.840Pa·s.季铵盐用量在(8.5~9.0)×10-4mol/g时,D1631有机土的粘度出现了明显的突变点.FTIR表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膨润土的层间.XRD特征峰位移表明膨润土的层间距有明显增加.SEM观察也表明膨润土的层间距增大,层间厚度约为72nm.将有机膨润土应用于钻井油基泥浆中,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要求,研究表明新疆乌兰陵格膨润土的高附加值开发是可行的.

关键词: 膨润土 , 有机膨润土 , 湿法提纯 , 钠化改型 , 性能表征

DHAC改性膨润土对炼油碱渣废液的吸附机理探讨

甄卫军 , 祁新萍 , 闵犁园 , 刘自强 , 李振江 , 桂林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1.018

以有机插层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AC),对新疆夏子街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DHAC改性膨润土.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双烷基阳离子插层进入蒙脱石片层.X射线衍射(XRD)表明,DHAC改性膨润土片层间距为3.772 nm,为改性前的2.07倍,表明改性后蒙脱土片层间距增大.SEM分析观察,DHAC插层改性后膨润土颗粒更加疏松,蒙脱石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刻蚀痕迹.通过研究改性膨润土的吸附机理分析表明,DHAC改性膨润土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相关性较高.挥发酚在改性膨润土上的吸附焓值为-2.64 kJ/mol,属于物理吸附,且△GΘ<0,说明该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室温下DHAC改性膨润土吸附挥发酚的动力学模型遵循Bingham和Langmuir速率方程.

关键词: 膨润土 , 改性膨润土 , 炼油碱渣废液 , 吸附 , 机理

低温下实验测量磁电阻材料的热导率

于帆 , 薛坤 , 孙继荣 , 隋浩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低频方波脉冲加热一冷却非稳态连续测量原理,应用PPMS多物性测量系统在温区150~360 K和外磁场O~9 T下对典型的磁电阻材料La2/3Cal/3MnO3的热导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作用下磁材料在居里温度附近会发生明显的热导率增大(或热阻率减小)的磁致热阻现象,但磁热阻效应的程度在数值上要明显低于磁电阻效应.

关键词: 热导率 , 磁致热阻效应 , 磁电阻材料

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在桂林市召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4月20~25日在桂林市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61个单位的108名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8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了71篇、会议期间还有六个生产和经营有关腐蚀电化学测试仪器的单位,对他们的产品性能进行了介绍和表演。 这次会议的特点是①参加会议的单位多而广,既有高等校校又有科研单位,还有工矿企业等单位。②参加会议的代表面多而广,其中有老年科学工作者、有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代表占绝大多数。③交流的论文范围也较广泛,它涉及到的有: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技术,仪器研制;腐蚀进程活化与钝化研究;均匀腐蚀与局部腐蚀研究;阴极保护;缓蚀剂作用机理;应力腐蚀的电化学行为等。

关键词:

粤西北西垌银矿床化探元素多元统计分析

张科 , 曹新志 , 孙华山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6.005

通过对地化元素量值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化元素在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进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深层次信息.本文通过对西垌矿区有关元素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揭示了矿区内成矿作用复杂、具有多次矿化叠加的现象,说明了Ag、Au矿化分离、无直接的内在联系以及矿区内Ag的成矿强度远大于Au的内在原因.文中根据元素的共生组合及相关性特征还指出了Cu、Pb、Zn、Sb可作为区内找银的近矿指示元素.

关键词: 聚类分析 , 因子分析 , 地球化学元素 , 银矿床

铁电性、高温超导电性和磁电阻(CMR)效应的共性特征探讨

汪春昌 , 朱静

材料导报

从结构和相变两个方面探讨了铁电性、高温超导电性和磁电阻(CMR)效应的共性,指出这类性质是集体电子行为,是由各种结构层次(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自旋结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共同引起的.

关键词: 铁电性 高温超导电性 磁电阻(CMR)效应 结构 相变

La0.82Te0.18MnO3薄膜的磁电阻效应及光诱导特性

高国棉 , 陈长乐 , 王建元 , 韩立安 , 王永仓 , 宋宙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3单晶衬底上制备了VIA族非金属元素Te掺杂的La0.82Te0.18MnO3(LTMO)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薄膜具有钙钛矿赝立方结构,且沿(012)方向择优生长;电阻-温度关系显示,该材料存在金属-绝缘体转变特性和磁电阻(CMR)效应;在0.7 T的磁场作用下,薄膜的磁电阻最大值为30.6%,对应的温度在263 K.而室温(303 K)磁电阻值为4.8%;拟合分析表明,薄膜在低温区是单磁子散射,在高温区满足小极化子输运模型.在波长为532 nm的绿激光作用下,在253 K,光致电阻变化率达到最大值33.6%;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光激发会改变材料中的磁有序,减弱双交换作用,进而改变电子的输运性质.

关键词: LTMO薄膜 , 电子掺杂 , CMR效应 , 光诱导效应

Na掺杂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的磁电阻效应及团簇玻璃态行为

李冠欣 , 李合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5.012

研究了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1-xNaxMnO3(x=0.1, 0.2)多晶块材的电磁输运性能和磁电阻(CMR)效应以及低温下的团簇玻璃态行为. 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菱形(R3C)结构, 材料的居里温度TC均在室温或室温以上, 样品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ρ-T曲线出现3个峰, 定义中间最高电阻峰温度为TP1, 低温电阻峰温度为TP2, 高温电阻峰温度为TP3. 综合磁化强度测量的结果, 认为TP1与居里温度TC相对应, 来源于顺磁绝缘体向铁磁金属的转变, 同时在此附近出现较大的低场室温磁电阻(LFMR)效应, TP2峰出现的原因是在此温度附近出现了相分离. 另外, 磁化强度测量观察到La0.8Na0.2MnO3低温下的团簇玻璃态行为, 其出现原因认为是随着Na+离子掺杂量的升高, 样品中的Mn4+离子数量增加并且Mn3+和Mn4+离子不均匀分布.

关键词: 磁电阻效应 , 相分离 , 团簇玻璃态

磁电阻薄膜La0.7Ca0.3MnO3的制备和输运特性

陈钊 , 陈长乐 , 温晓莉 , 高国棉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6.006

用溶胶-凝胶法在LaAlO3衬底上制备了La0.7Ca0.3MnO3薄膜,研究了La0.7Ca0.3MnO3薄膜的结构和输运特性.结果表明:La0.7Ca0.3MnO3薄膜呈现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好的外延性;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在磁场作用下变小,在283 K和88 K分别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产生了双极值现象,并且在双极值附近电阻变化最大;用连续激光作用薄膜时,同样出现了双极值现象,在同一温度下,电阻反而变大,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滞后行为.根据双交换和小极化子理论,这些现象与Mn离子的eg电子受激跃迁有关.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磁电阻 , 双交换 , 小极化子 , 溶胶-凝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