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生
,
刘东雨
,
常开地
,
张弛
,
顾家琳
,
张文征
,
白秉哲
,
杨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在清华大学贝氏体研究及推广中心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1 500 MPa级经济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就可获得具有较复杂精细结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经低温回火后,其σb≥1 500 MPa,σ0.2≥1 200 MPa,δ5≥14 %,ψ≥57 %,aku≥100 J/cm2 ,并且组织细化,可进一步改善钢的氢脆敏感性。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
合金设计
,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
氢脆敏感性
杨福宝
,
白秉哲
,
刘东雨
,
常开地
,
韦东远
,
方鸿生
金属学报
阐述了新型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与合金设计思想;研究了复相钢在空冷条件下的组织及其精细结构, 并系统地总结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复相高强钢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的同时, 又具有较高的延迟断裂抗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 其强韧性的提高归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贝氏体碳化物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所取代, 大大改善了复相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疲劳性能, 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作为不可逆氢陷阱, 并显著提高了钢的抗氢脆能力.
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
,
duplex steel
,
retained austenite
杨福宝
,
白秉哲
,
刘东雨
,
常开地
,
韦东远
,
方鸿生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3.014
阐述了新型Mn-a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与合金设计思想;研究了复相钢在空冷条件下的组织及其精细结构,并系统地总结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相高强钢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延迟断裂抗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其强韧性的提高归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贝氏体碳化物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所取代,大大改善了复相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作为不可逆氢陷阱,并显著提高了钢的抗氢脆能力.
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
,
复相钢
,
残余奥氏体
,
延迟断裂
,
疲劳性能
孙静
,
王全
,
胡斌
,
胡会能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z1.057
通过对JZC-1M/027-01继电器进行失效分析,认为继电器失效原因是由于中簧片在焊接部位产生断裂,导致中簧片不能回弹,在继电器加电时中簧片与常开簧片接触,断电后不能复位,使中簧片与常开簧片为短路状态.断裂簧片脆性断裂的原因是簧片在焊接过程中曾经较长时间受到较高温度的作用,导致热影响区(断裂部位)晶粒长大,晶界变粗且弱化,在继电器工作过程中,由于该部位多次受到应力作用而产生脆性断裂.正常簧片在热影响区未发现类似现象.
关键词:
继电器
,
断裂
罗建江
,
林闻维
,
顾文斌
钢铁
针对宝钢电弧炉炉内渣中全铁含量异常开展研究,通过分析造成炉内渣中全铁含量异常的诸多原因,开发出了一种能够调节炉内渣中全铁含量的调渣剂,并把调渣剂应用于冶炼过程中,使渣中的全铁含量平均降到25 %以下,减少了炉渣带走的铁损,从而达到提高钢水冶炼收得率的目的.
关键词:
全铁
,
调渣剂
,
泡沫渣
康保娟
,
曹世勋
,
王新燕
,
袁淑娟
,
张金仓
低温物理学报
主要研究了(Pr1-yNdy)2/3Sr1/3MnO3体系多晶样品在低温下的比热反常现象.Pr2/3Sr1/3MnO3在低温下没有比热反常现象,但随着Nd替代Pr,比热反常开始出现,峰值逐渐增加,峰值出现温度逐渐减小;在磁场的作用下,峰值减小,峰值出现温度逐渐增加;经分析,该低温比热反常现象与Schottky效应相关.
关键词:
锰氧化物
,
比热异常
叶凌英
,
张新明
,
刘颖维
,
唐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形变热处理方法制备了01420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研究了预热温度、中间退火温度对板材轧制开裂及晶粒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材在低温(<300℃)轧制时常常开裂,将开轧温度提高到400℃,在53%~70%轧制变形量后将板材在340~400℃退火2 h,可解决开裂问题.但中间退火温度对最终的再结晶晶粒大小有很大影响:温度为400℃时,合金发生了明显的部分再结晶,位错密度大大降低,虽获得了82%变形量的无开裂的板材,但再结晶后的晶粒粗大,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6μm.温度为340、370℃时,合金发生了回复,无明显的再结晶发生,且退火温度越低,所保留的位错密度越高,81%轧制变形量的合金再结晶晶粒尺寸约为11μm.
关键词:
01420铝锂合金
,
轧制
,
晶粒细化
,
形变热处理
,
粒子激发形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