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4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渣熔铸大柱齿钎体用27Si2Mn2Ni2CrMo钢的组织与性能

王建中 , 曹丽云 , 国威 , 李光发 , 孟庆应 , 高鹏举 , 刘剑峰 , 杨忠权 , 张石杰

钢铁

研究了电渣熔铸大柱齿钎体用27Si2Mn2Ni2CrMo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渣熔铸27Si2Mn2Ni2CrMo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经过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电渣熔铸钢大柱齿钎体具有很高的强韧性,能够满足大柱齿钎头使用工况的要求.

关键词: 电渣熔铸 , 27Si2Mn2Ni2CrMo钢 , 大柱齿钎头 , 组织 , 力学性能

SA508-3钢夹杂物诱导贝氏体形成的原位观察

李青春 , 刘伟 , 李莉娟 , 国威

上海金属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SA508-3钢连续冷却时夹杂物的析出及贝氏体的形成过程,研究了冷却速度和冷却方式对夹杂物析出及贝氏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可以在试样表面制备出一定数量的氮碳复合夹杂物Fe(N,C).随着冷速的提高,视频中出现夹杂物的温度降低,夹杂物的析出量和尺寸增加.采用两阶段冷却方式冷却,快冷时析出大量粗大弥散分布的夹杂物,慢冷时析出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夹杂物.夹杂物能否诱导贝氏体形核与夹杂物的尺寸和分布密度有关.尺寸为1 ~5 μm、分布密度为50~100个/mm2的Fe(N,C)有利于诱导贝氏体形成.

关键词: SA508-3钢 , 夹杂物 , 贝氏体 , 原位观察

钛含量与冷却速率对球墨铸铁中含钛夹杂物的影响

郭文涛 , 国威 , 李冲 , 岳旭东 , 孙加梅

机械工程材料

研究了钛含量和冷却速率对球墨铸铁中含钛夹杂物形貌、平均尺寸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S^-1的冷却速率下,当钛的质量分数由0.005%增加至0.025%时,夹杂物的平均尺寸由2.14扯m增加到3.04μm;钛的质量分数为0.015%时,当冷却速率由1℃·S1增大至6oC·S^-1后,夹杂物平均尺寸由4μm减小到1.5μm;钛能够与稀土、钡、镁等元素形成夹杂物。而且钛含量越低、冷却速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单相夹杂物;这些夹杂物大部分呈块状,棱角清晰,少量呈球状,多数尺寸在1.5~7μm,分布在珠光体、铁素体及晶界处。

关键词: 含钛夹杂物 , 钛含量 , 冷却速率 , 球墨铸铁

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计算与实验研究

国威 , 袁军平 , 王自东 , 吴春京 , 胡汉起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9.02.014

自行研制了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系统,该系统保证金属液能连续供给,结晶器能连续加热及结晶器轴向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本系统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控制结晶器出口的温度,用热电偶控制结晶器内的温度,用位移传感器控制拉伸速度,实现了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监控.本文对此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得试样的轴向温度分布与固液界面位置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这样可以利用计算结果来预定工艺参数的范围,为指导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连续铸造 , 电渣重熔 , 感应加热

电流密度对定向凝固组织中柱状晶间距的影响

国威 , 袁军平

金属学报

以M-S理论为基础, 导出了定向凝固过程中电流通过固液界的情况下, 电流密度与柱状晶间距的理论关系式, 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电流密度增加时, 其柱状晶间距近似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null , null

球墨铸铁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石墨化的原位观察

李青春 , 林大帅 , 杨晓平 , 国威 , 翟启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直接观察了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的分解和石墨形态的演化。结果表明: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逐渐溶解,加热速率越快,渗碳体的分解速率越快。加热过程中石墨形态的演变行为与加热速率有关。加热速率较慢,组织中出现了小石墨,原有石墨长大。加热速率较快,渗碳体周围的小石墨逐渐溶解变小。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渗碳体 , 石墨化 , 原位观察

球墨铸铁的脉冲电流退火处理

李青春 , 国威 , 李仁兴 , 陈湘茹 , 翟启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压脉冲电源对球墨铸铁进行了固态石墨化退火处理,研究了脉冲电流退火处理下保温温度和升温速度对渗碳体石墨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处理时间、足够高的温度下,即在30s内温度达到1100℃时渗碳体可实现快速石墨化.脉冲电流退火处理下碳原子的快速扩散和石墨的快速长大是渗碳体快速石墨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脉冲电流 , 球墨铸铁 , 石墨化

电流密度对定向凝固组织中柱状晶间距的影响

国威 , 袁军平 , 王自东 , 吴春京 , 王新华 , 胡汉起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0.01.007

以M-S理论为基础,导出了在定向凝固过程中电流通过固液界面的情况下,电流密度与柱状晶间距的理论关系式,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增加时,其柱状晶间距近似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柱状晶间距 , 电流作用

包晶反应产物侧向生长速度的研究

国威 , 金光灿 , 陈淑英 , 李青春 , 岳旭东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409

针对Fe-C合金包晶反应过程中,γ相沿L/δ界面侧向生长速度的实测值远远大于Bosze和Trivedi[2]模型的计算值的问题,分析了包晶反应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状况,得到了金属熔体中圆柱形固相生长时固/液界面前沿溶质浓度分布表达式.以Jackson[9]提出的熔体中粗糙界面生长速度公式为基础,确定了适合计算合金包晶反应产物侧向生长速度的公式,并将其应用于Fe-C和Fb-Ni合金的包晶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Fe-C和Fe-Ni合金的包晶反应产物γ相的侧向生长速度计算值与Shibata等[4]和Mcdonald等[5]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Fe-C和Fe-Ni合金包晶反应时所测得的γ相沿L/δ界面侧向生长速度的实验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包晶反应 , 凝固过程 , 晶体生长 , 生长速度

熔体过热处理对AZ91D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陈淑英 , 陈智麟 , 邵秉川 , 武洋 , 国威

稀有金属

采用自制的电阻炉研究熔体过热温度对AZ91D镁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的铸态组织随着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由树枝晶形态向等轴晶转变,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超过850℃后晶粒尺寸变化不大.AZ91D镁合金的抗拉强度、条件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随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力学性能在850℃时达到最大值.DSC分析表明,提高熔体温度使凝固开始点温度降低,凝固区间缩小,临界晶核半径减小,增加了熔体中的过冷度,提高了熔体中非均匀形核率,是镁合金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导致共晶温度提高,使共晶相粗大.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 熔体过热处理 , 晶粒细化 , 力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