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教林
,
左景尹
,
吴玖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从孔蚀与缝隙腐蚀两方面考察氮对25-6Mo3型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含氮量增加,材料的孔蚀阻力增大,缝隙腐蚀速率下降,且存在关系式:CCT(℃)=17.3+78.4N%(wt)。含氮量越高,氮在钝化膜中的富集程度越大,对于含0.28%N的钢,其最高富集系数可达14;随含氮量增高,孔蚀位置从Y相转移到α相,含0.096%N是孔蚀位置发生转移的分界点。模拟闭塞区试验表明,含氮量越高,闭塞溶液的最终pH值越大,用Nessler特性试剂检验,发现0.28%N钢的闭塞液中存在着NH,从而证实了双相钢中同样存在着氮元素的缓蚀效应。可见氮元素的作用是通过膜内富集,改善γ相耐蚀性能以及与H~+结合形成NH_4~+从而抑制闭塞液酸度变化达到缓蚀效应而得以实现的。
关键词: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床NWW向大尹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尹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尹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尹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大尹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大尹格庄金矿
孙雪花
,
马红燕
,
齐广才
,
田锐
,
杨阳
,
樊江鹏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2.013
在HAc-NaAc介质中,铕(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使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荧光显著猝灭,由此建立了测定铕(Ⅲ)的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00nm.实验结果表明,铕(Ⅲ)的浓度在2.00×10-7 mol·L-1~2.80×10-5 mol·L-1范围内与△F=F-F0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80×10-8 mol·L-1,回收率在96.0%~101.5%之间,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果满意.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
盐酸左氧氟沙星
,
铕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大尹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大尹格庄金矿床
,
胶东
陈芬芬
,
高闽光
,
徐亮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1.001
当前市场上的药品种类繁多,因此对不同厂商的同类药品进行识别分析对规范医药市场及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实验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光谱判别分析方法,结合矢量归一化方法和导数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对不同品牌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建立定性识别模型,并用验证集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光谱库判别分析法建立识别模型不能正确识别同一厂家的两种样品,但对不同厂家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识别正确率为100%,该方法可以用于不同企业同类药品的快速定性识别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
近红外光谱
,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
判别分析
,
快速鉴别
李江
,
姜磊
,
吴锋
,
夏自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9
以大尹格庄金矿-616 m水平8204采场为工程依托,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为此,对8204采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并应用Q系统和RMR分级法对采场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临界跨度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对采场尺寸和最大跨度进行优化。分析认为,8204采场的最佳跨度为12 m,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采场暴露面尺寸为12 m ×100 m的结构参数进行回采,采场顶板及围岩并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采场稳定性
,
Q系统
,
岩体质量评价
,
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
数值模拟
,
采场跨度
李进友
,
王少林
,
徐怀浩
,
尹辉琳
黄金
大尹格庄金矿自动控制系统以“稳定、平衡”为设计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与控制方法,实现了选矿工艺的自动控制.详细介绍了破碎筛分和磨矿分级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过程,并对选矿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前后的主要工艺和技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矿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设备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强度,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选矿自动控制
,
稳定
,
影响因素
,
检测
,
控制
张瑞忠
,
高帮飞
,
郭春影
,
宋吉杰
,
付建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4.003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规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已探明主矿体均产于招平断裂带内,NEE向次级断裂对主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控制作用,与招平断裂带主裂面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常产出小规模富矿体,招平断裂带深部派生的"入"字形构造有利于富矿体的产出,构造岩(碎裂岩、糜棱岩)和断层泥厚大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已探明矿体北东侧伏方向上是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定位空间.据此圈定的成矿预测区,经工程验证,探矿增储效果明显.
关键词:
招平断裂带
,
矿体定位
,
成矿预测
,
大尹格庄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