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飞机油箱用材7075铝合金在积水环境中的微生物腐蚀规律

, 宁丽纳

材料保护

为了研究飞机油箱用材7075铝合金积水环境中微生物繁殖造成的腐蚀规律,以油水体系模拟腐蚀环境,测定了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茵(SRB)的生长曲线,采用金相分析、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7075-T6铝合金的腐蚀形貌和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下,SRB可以在7075-T6铝合金表面附着、生长并形成不均匀的微生物膜;7075-T6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与体系中SRB的数量变化规律一致,SRB代谢产生的腐蚀性阴离子S2-和SRB阴极去极化的协同作用,促进了7075-T6铝合金的腐蚀.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 油水体系 , 7075-T6铝合金 , 电化学行为 , 硫酸盐还原菌

交流杂散电流对机场供油管道阴极保护的影响

丁清苗 , 范玥铭 , , 张迎芳

材料保护

通过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下的阴极保护电位分析,研究交流杂散电流存在情况下并行间距、并行长度、交叉角度及交流干扰电压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干扰规律具有实际意义.交流干扰存在情况下,干扰源与管道并行间距、并行长度及交流干扰电压对管地电位的影响因阴极保护电压不同而发生不同趋势的改变,阴保电压为-1.1V是一个转折电位,阴保电位较小时管地电位正移,且随着管道与交流干扰源之间距离越小正移越多,很有可能会超出最小保护电位范围;而阴极保护电压较大时管地电位受交流杂散电流干扰而负移,且随着管道与交流干扰源之间距离越小负移越多,很有可能会超出最大保护电位范围.交流干扰存在情况下干扰源与管道交叉时,交叉角度越大,对管地电位的影响越小,当交叉角度增大到90°时,阴极保护下的管地电位与无干扰时电位之间差值最小.

关键词: 交流杂散电流干扰 , 并行间距 , 并行长度 , 交叉角度 , 交流干扰电压 , 阴极保护系统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蚀层阴极剥离作用的研究进展

, 范玥铭 , 危金卓 , 丁清苗

材料保护

针对国内外对管道防腐蚀层阴极剥离作用的研究现状,主要讨论了防腐蚀层阴极剥离的机理、阴极剥离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防腐蚀层局部剥离的危害,同时综述了防腐蚀层阴极剥离作用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埋地钢质管道 , 防腐蚀层 , 阴极剥离 , 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

X70钢在含硫酸盐还原菌喷气燃料中的腐蚀行为

, 李佳 , 丁清苗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X70钢在富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喷气燃料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SRB加速了X70钢的腐蚀,使得阳极过程受阻,促进了阴极去极化作用;SRB的浓度影响了X70钢的电化学阻抗特性;在相同温度下,随SRB浓度的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和生物膜电阻减小,说明X70钢的腐蚀加剧,反应由阴极过程控制;在相同浓度下,温度升高腐蚀电位负移,说明X70钢的耐蚀性随之下降.

关键词: 喷气燃料 , SRB , X70钢 , 微生物腐蚀 , 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油水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

, 宁丽纳 , 李佳

腐蚀与防护

油水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腐蚀的形成过程、腐蚀机理、检测和评价手段、影响因素,以及腐蚀控制方法等研究尚不成熟.在广泛阅读此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此体系中SRB腐蚀的研究现状,列举了主要研究方法和最新应用,总结了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办法,针对油水体系中微生物腐蚀给出了研究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 油水体系 , 硫酸盐还原菌 , 微生物腐蚀 , 腐蚀控制

飞行器电磁窗耐蚀复合涂层的制备

袁立新 , 狄志刚 , 傅敏 , 朱晓丰 , 许后麟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3.009

研制了电磁窗用耐蚀底漆和耐蚀面漆,介绍了该配套涂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并列举了其性能指标.讨论了耐蚀面漆中聚酯树脂、多元醇和颜料对其性能的影响,施工工艺对耐蚀涂层与底涂层之间配套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蚀涂料 , 飞行器 , 电磁窗 , 复合涂层 , 配套性能

H2O2/TiO2超声协同光降解活性橙的研究

陈芳 , 易回阳 , 吴一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以活性橙溶液为模拟废水,通过H2O2/TiO2超声(US)协同作用光降解活性橙溶液,探讨了TiO2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活性橙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TiO2催化剂锻烧温度等对活性橙溶液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作用方式对活性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H2O2/TiO2/US协同作用降解活性橙溶液的效果最好;当活性橙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1,pH=5,TiO2用量为0.4 g·L-1,H2O2用量为0.4 ml·L-1时,降解率可达92.06%.

关键词: 超声波 , TiO2 , 协同作用 , 活性 , 降解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的动力学研究

张波 , 彭书传 , 王世亮 , 张泽滨 , 吴敏伟

材料导报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蓝KN-R在有机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动力学行为,平衡吸附量q2随着KN-R初始浓度、振荡速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蓝KN-R主要是外表面吸附,吸附活化能为39.2 kJ/mol,说明其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过程,其速率由化学过程与外扩散共同控制.

关键词: 有机改性 , 凹凸棒 , 吸附 , 活性蓝KN-R , 动力学

沟金矿床J4角砾岩体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滑世权 , 沈子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3.005

沟金矿床为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J4角砾岩体是祁沟金矿区最重要的角砾岩体之一.重点阐述了J4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为在河南省嵩县地区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J4角砾岩体 , 地质特征 , 富集规律 , 沟金矿床

活性蓝KN-R分子印迹CA/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李婧娴 , 董声雄 , 苗晶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1.002

采用湿相转化法制备了以活性蓝KN-R为印迹分子的醋酸纤维素(CA)-聚偏二氟乙烯(PVDF)分子印迹膜(MIM).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制备条件下可制得具有较大吸附结合率的MIM,此时的铸膜液组成为:活性蓝KN-R质量浓度硼ω1为0.1%,共混组成比ω(CA):ω(PVDF)=9.5:0.5,聚合物质量浓度ωp,为14%,添加剂LiCl质量浓度ωa为7.5%.所制得的MIM是一种特异分子吸附膜,对印迹分子具有亲和性,其分离机理属于延迟渗透机理.在一定范围(0~0.1%)内,随着印迹分子活性蓝KN-R质量浓度增大,MIM的吸附选择性提高.由吸附焓△H0及MIM与印迹分子间结合力强弱的测定结果可知,MIM与印迹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以疏水/范德华力与氢键作用为主.

关键词: 湿相转化法 , 活性蓝KN-R , 分子印迹膜(MIM) , 共混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