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原始WC粉末粒度组成对细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张卫兵 , 谢晨辉 , 陆必志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7.01.002

分别采用两种工艺制备的Fsss粒度相近的WC粉末为原料,在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WC-10%Co-0.3%Cr3C2-0.5%TaC试样于l 450℃下烧结,对比两种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常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粒度分布较窄、不含WC团聚颗粒的WC粉末为原料,经10 h球磨就能得到微观组织结构均匀的细硬质合金;采用粒度分布较宽、含有大量WC团聚颗粒的WC粉末为原料,需要50 h球磨才能得到微观结构较为均匀的细硬质合金,球磨时未被破碎的WC团聚颗粒烧结时会长大为WC晶粒团聚体,或者是粗大WC晶粒,会降低合金的抗弯强度值;原始粉末粒度组成对细硬质合金的矫顽磁力、密度和硬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 WC粉末 , , Fsss粒度 , 粒度组成 , 团聚体

硬质合金界面的实验观测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

邱玥 , 王辉平 , 孔毅 , 刘向忠 , 李一为 , 徐涛 , , 杜勇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1.020

随着计算材料科学的发展,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加快硬质合金材料的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三维原子探针等实验观测在硬质合金界面研究方面的进展。首先从界面强度评估方法、第一性原理界面能计算方法、晶界结构的理论模型等方面,结合硬质合金常见晶界计算,系统地对第一性原理计算界面的基本方法进行总结。然后结合最近的几个研究实例,展示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硬质合金研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硬质合金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一领域可能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硬质合金 , 第一性原理计算 , 晶界 , 高分辨透射电镜

电机封装用高性能有机硅灌封胶的研究

, 曾亮 , , 李鸿岩 , 姜其斌

绝缘材料 doi:10.16790/j.cnki.1009-9239.im.2017.06.006

针对有机硅灌封树脂力学性能差、导热性差、粘结强度低等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有机硅灌封胶配方,通过表面活性剂与气相二氧化硅有效互配、导热填料互配、增黏剂的挑选与有效互配、MQ树脂与有机硅树脂的互配,改善灌封胶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有机硅灌封树脂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粘结强度均得到提高,拉伸强度达到3.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8%;导热系数大于1.4 W/(m·K),剪切强度大于1.8 MPa,且具有良好的防沉降性能,满足电机封装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 有机硅灌封胶 , 防沉降 , 粘结强度 , 力学性能 , 导热 , 封装

CVD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研究进展

, 毛善文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6.04.011

CVD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结合了金刚石和硬质合金的优异性能,是切削加工的理想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限制CVD金刚石涂层刀具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金刚石涂层与刀具基体之间的附着性能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粘接相Co对CVD沉积存在不利影响以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综述了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和降低涂层表面粗糙度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在界面添加过渡层来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并指出在硬质合金基体和CVD涂层之间添加过渡层和开发纳米CVD涂层是CVD金刚石涂层刀具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CVD) , 金刚石涂层 , 硬质合金 , 过渡层 , 表面粗糙度

山东大格庄金矿NWW向断裂控矿作用浅析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格庄金矿床NWW向大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格庄金矿

胶东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显微构造特征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格庄金矿床 , 胶东

格庄金矿尾矿库扩容工程实践

郭俊利 , 肖刚 , 吴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18

基于大格庄金矿尾矿库加高扩容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尾矿库基本系统的主要构成,分析了尾矿库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浸润线指标的控制对尾矿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尾矿库扩容 , 排洪系统 , 浸润线 , 稳定性分析

格庄金矿深部采场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李江 , 姜磊 , 吴锋 , 夏自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9

以大格庄金矿-616 m水平8204采场为工程依托,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为此,对8204采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并应用Q系统和RMR分级法对采场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临界跨度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对采场尺寸和最大跨度进行优化。分析认为,8204采场的最佳跨度为12 m,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采场暴露面尺寸为12 m ×100 m的结构参数进行回采,采场顶板及围岩并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采场稳定性 , Q系统 , 岩体质量评价 , 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 数值模拟 , 采场跨度

格庄金矿选矿自动控制的应用

李进友 , 王少林 , 徐怀浩 , 辉琳

黄金

格庄金矿自动控制系统以“稳定、平衡”为设计理念,采用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与控制方法,实现了选矿工艺的自动控制.详细介绍了破碎筛分和磨矿分级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过程,并对选矿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前后的主要工艺和技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矿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设备生产能力及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工人劳动强度,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选矿自动控制 , 稳定 , 影响因素 , 检测 , 控制

胶东大格庄金矿床矿体定位与成矿预测

张瑞忠 , 高帮飞 , 郭春影 , 宋吉杰 , 付建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4.003

格庄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规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已探明主矿体均产于招平断裂带内,NEE向次级断裂对主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控制作用,与招平断裂带主裂面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常产出小规模富矿体,招平断裂带深部派生的"入"字形构造有利于富矿体的产出,构造岩(碎裂岩、糜棱岩)和断层泥厚大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已探明矿体北东侧伏方向上是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定位空间.据此圈定的成矿预测区,经工程验证,探矿增储效果明显.

关键词: 招平断裂带 , 矿体定位 , 成矿预测 , 格庄金矿床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2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