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
,
郭仁军
,
尹海军
,
冯长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于金属凝固理论和欧拉多相流体方法,深入分析了连续介质模型和体积平均模型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对铸锭凝固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形态和组织演化规律进行理论预测和模拟计算.就达到相同的宏观描述目的而言,连续介质模型仅可以模糊的描述凝固状态的转变规律,而体积平均模型却可以清晰地显示柱状晶-等轴晶转变和晶粒特征;体积平均模型的数值计算工作量过大且十分繁琐,因此,其计算速度要远慢于连续介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铸锭吻合良好,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凝固
,
欧拉
,
多相流
,
连续介质
,
体积平均
邵喜斌
,
尹海军
,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1999.04.003
提出了一种可以改善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视角的微锥结构膜.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当光从微锥的底部入射时, 该膜起到准直作用, 当光从微锥的顶部入射时, 该膜起到散射作用.利用微锥膜可显著改善反射式干涉滤光膜的视角依赖性.由于微锥膜的作用不依赖于液晶盒结构, 所以, 可对多种结构的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有效.
关键词:
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
,
视角
,
微锥膜
杨升山
,
周鑫磊
,
彭涛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从纳米材料基本情况以及纳米材料在特种舰船中的应用情况等几个方面对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发展方向、应用前景作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为后续海军舰船装备在新材料应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舰船
,
应用
潘红伟
,
张瑞忠
,
樊明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5
运用地质观测和统计分析研究,讨论了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床NWW向大尹格庄断裂的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尹格庄断裂对矿化类型、强度和矿体产状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NWW向大尹格庄断裂以北的Ⅱ号矿体群以金矿化为主,断裂南部Ⅰ号矿体群以银矿化叠加早期金矿化为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尹格庄断裂本身也存在金矿化,这对深化对该区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指导找矿预测都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大尹格庄断裂
,
NWW向断裂
,
控矿构造
,
大尹格庄金矿
杜敏
,
郭庆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及失重法研究Q235B碳钢/TA2钛和Q235B碳钢/TA2钛/海军黄铜在
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规律.测定了Q235B碳钢、TA2钛和海军黄铜在海水中的自然腐蚀电位、腐
蚀
速率和稳态极化曲线,测定了不同面积比时电偶对电偶电流的大小、方向,电偶电位以及电
偶对阳极和阴极的失重速率,由电偶对不同面积比的数据得到Q235B碳钢被Ti电偶极化的动
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阳极的腐蚀速率随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阳极腐蚀速率随
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有一个极限值,即当阴/阳极面积比大于这个极限值时,阳极腐蚀速率
不再增加.这三种金属构成的电偶对,海军黄铜是这个系统的阴极,受到碳钢的保护.
关键词:
电偶腐蚀
,
seawater
,
carbon steel
,
titanium
,
navel brass
高帮飞
,
杨立强
,
王庆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1.003
大尹格庄金矿床为招平断裂带中部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文中利用显微构造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观测以及显微裂隙统计计算,来探讨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的变形、演化及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以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显微运动学标志揭示控矿断裂发生过左行剪切向右行剪切的转变;显微裂隙统计计算表明,成矿前后主应力方位发生NWW→NE→NW的转变,伴随着构造差应力大→小→大的变化.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剪压变形向剪张变形转换阶段.
关键词:
显微构造
,
脆-韧性变形
,
应力场转换
,
大尹格庄金矿床
,
胶东
陈杰
,
郑弃非
,
孙霜青
,
温军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在3种典型大气环境中进行为期20年的现场暴露试验,研究海军黄铜HSn62-1的腐蚀质量损失和力学性能损失,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RD观察和分析腐蚀外貌、横截面和腐蚀产物.结果表明:HSn62-1的长期大气腐蚀质量损失随暴露时间的关系遵循C=KTn,腐蚀质量损失在工业酸雨大气环境中最大,在海洋大气环境中最小;腐蚀速率在工业酸雨和海洋大气环境中随时间逐渐降低,而在半乡村大气中逐渐升高;暴露20年后,HSn62-1的力学性能损失在工业酸雨大气环境中最大,在半乡村环境中最小;HSn62-1在3种典型大气环境中均发生脱锌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和ZnO.
关键词:
HSn62-1
,
大气腐蚀
,
脱锌
,
腐蚀质量损失
,
力学性能
李江
,
姜磊
,
吴锋
,
夏自锋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409
以大尹格庄金矿-616 m水平8204采场为工程依托,对采场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为此,对8204采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性质试验,并应用Q系统和RMR分级法对采场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基于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临界跨度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对采场尺寸和最大跨度进行优化。分析认为,8204采场的最佳跨度为12 m,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采场暴露面尺寸为12 m ×100 m的结构参数进行回采,采场顶板及围岩并未发生垮落及剥落现象,采场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采场稳定性
,
Q系统
,
岩体质量评价
,
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
数值模拟
,
采场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