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6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离子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铀离子的吸附特性

, 周利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U(Ⅵ)为模板,利用印迹-交联技术制备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离子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IMCR).IMCR粒径为10μm~ 35μm,磁化强度为29.7 emu/g,对U(Ⅵ)吸附最佳pH为5.0,随温度升高,U(Ⅵ)吸附容量下降.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且为自发放热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由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计算的E>8 kJ/mol,表明为化学吸附.IMCR对U(Ⅵ)最大吸附容量为187.3 mg/g,高于非印迹树脂(NIMCR 160.8 mg/g),并且有更好的选择性.吸附后的IMCR可用0.5 mol/L EDTA溶液洗脱再生.

关键词: 离子印迹树脂 , 壳聚糖 , 磁性吸附 , U(Ⅵ)

微乳液原位制备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及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周利民 , 许剑平 , 刘峙嵘 , , 黄国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环己烷/正己醇、壳聚糖、Fe2+/Fe3+盐和Triton X-100组成的W/O微乳体系中加NaOH溶液沉淀剂,原位制备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并经乙二胺改性(EMCN),用于吸附酸性橙12(AO12)和酸性橙10(AO10)。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MCN分散良好,粒径15 nm~40 nm,饱和磁化强度25.6 emu/g。AO12和AO10最佳pH值分别为4.0和3.0;吸附速率很快,平衡时间40 min~60 min。吸附平衡用Langmuir模型拟合最好,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AO12 2.81 mmol/g,AO10 1.82 mmol/g。由D-R模型计算E值(14.95 kJ/mol~18.54 kJ/mol)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EMCN可用NH4OH/NH4Cl(pH10.0)溶液再生。

关键词: 原位制备 , 磁性壳聚糖 , 吸附 , 染料

纳米分子化学

张来新 , 胡小兵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纳米分子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①分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②新型分子纳米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及其应用;③新型分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分子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分子化学 , 合成 , 应用

疏水-防覆冰技术在公路路面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高英力 , 代凯明 , 黄亮 , 郑策策 , 辛太磊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1.014

疏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智能仿生材料,因优良的疏水、疏冰性能,在电力、航天等领域防冰除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公路交通领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路面除冰技术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疏水主动除冰技术在路面应用中的优势;概述了疏水材料浸润性的基本理论;从促进液滴滚落、影响水滴结晶进程、降低冰附着力等方面,论证了疏水材料在路面除冰应用中的可行性;从改变材料化学组成与粗糙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冰-路”附着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疏水材料制备与疏水公路路面处治技术,综述了国内外冰与路面材料之间附着力的几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落杆撞击试验、水平剪切试验、重力式砝码剪切试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自行设计了摆锤试验以及劈裂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疏水-防覆冰技术能有效降低“冰-路”附着力;并归纳了目前公路路面疏水-防覆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疏水 , 防覆冰 , 路面

晶体的精密抛光

谢会东 , 王晓青 , 沈光球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6.034

光滑表面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精密抛光技术是实现光滑表面的主要方法.本文对光滑表面的概念、影响精密抛光质量的因素、几种精密抛光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抛光效果、抛光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同时描述了精密抛光的发展阶段、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滑表面 , 精密抛光 , 表面粗糙度 , 平面度

铁电晶格薄膜

郝兰众 , 李燕 , 刘云杰 , 邓宏

功能材料

介质铁电晶格薄膜是一类新型的薄膜材料,已逐渐开始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铁电晶格薄膜的结构特点、组分材料、介电铁电性能;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近几年的发展;概括了几种常用的介质铁电晶格薄膜的生长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铁电晶格薄膜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铁电晶格 , y薄膜 , 分子束外延

纯洁弹簧钢

惠卫军 , 董瀚 , 曾新光 , 邢献强 , 李强

钢铁

从钢中夹杂物的评定方法和控制途径、纯洁化冶炼工艺、夹杂物水平及其疲劳性能等方面对纯洁弹簧钢的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弹簧钢 , 非金属夹杂物 , 疲劳性能

低温塑性钛合金的塑性研究

曾立英 , 赵永庆 , 李丹柯 , 李倩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5.002

对一种塑性温度相对较低的双相钛合金SPZ的塑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40~800℃,应变速率恒为1.11×10-3s-1时,SPZ合金的最大拉伸延伸率均超过1600%;760°C,合金的塑延伸率可高达2149%.760℃,应变速率高达1.11×10-2s-1时,合金的塑延伸率仍可达1380%.也就是说,700℃/1hAC处理后,SPZ合金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具有低温高速塑性.SEM观察发现,塑变形前,合金的晶粒细小均匀,平均晶粒尺寸只有0.89μm;应变速率为2.22×10-3s-1,740℃,760℃变形后SPZ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51μm,2.33μm.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是以晶界滑动为主,晶内变形以及位错蠕变起了协调作用.

关键词: 低温塑性 , 双相钛合金 , 延伸率 , 细晶组织 , 变形机制

塑性拉伸断裂分析

管志平 , 马品奎 , 宋玉泉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078

材料的拉伸断裂问题同时也是断裂延伸率问题,而材料的塑性以其大的断裂延伸率为主要特征.自塑性现象发现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塑性大延伸率变形本质的探索.这方面的文献特别多,但主要集中在塑性微观机理和变形机制方面,而对于塑性变形力学规律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实际上,塑性大延伸率与其力学稳定性密切相关,并由其特殊的断裂机制所决定.因此,本文首先从塑性的微观断裂机制出发,着重回顾塑性孔洞的形核、生长和连接的微观物理机制的研究进展.然后,主要从宏观力学稳定变形出发,回顾国内外有关塑性拉伸过程中颈缩的产生和发展导致的断裂延伸率或极限应变的力学分析的研究工作,并作了相应的归类和评述.结论指出:尽管塑性断裂机制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统一的认识,仍需要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塑性拉伸宏观力学规律出发,依据现代数值分析技术深入研究其力学稳定变形机制,以便揭示塑性大延伸率现象的力学本质.在分析过程中,应采用精确定量的本构方程,并考虑变形路径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塑性 , 拉伸 , 断裂延伸率 , 极限应变 , 孔洞

核物理学进展

李磊 , 谭玉红 , 王秋玲 , 罗延安 , 钟显辉 , 宁平治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7

简要评述核物理学近几年的发展, 包括常规核和非常规核两个方面. 对于包含通常子的常规核, 重点介绍近来在日本KEK完成的一批核实验及其理论分析. 对其中关于子杂质效应和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并对奇异数为S=-2的Ξ核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若干研究. 对于包含C夸克或B夸克的其他味核, 以及可能的包含pentaquark的θ+核也做了适当的介绍.

关键词: , 杂质效应 , 平均自由路程 , , 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