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37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ER4043焊丝Mg/Al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 王克鸿 , 周琦 , 张德库 , 黄俊 , 李广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模板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焊接工艺,以ER4043铝硅焊丝作为焊缝填充金属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对接,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型良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接头的组织、成分和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充金属与铝母材界面结合良好,与镁母材联生结晶,晶粒长大形成均匀分布的柱状,为α镁基固溶体和γ(Mg17Al12)的共组织,镁侧熔合区生成了Mg17Al12、Mg2Al3、Mg2Si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镁侧熔合区的显微硬度值较高,该处生成了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断裂均发生在镁侧熔合区,属于脆性断裂.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镁侧熔合区生成了大量的Mg2Si、Mg17A112和Mg2Al3金属间化合物.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焊接 , Mg/Al异种金属连接 , 金属间化合物 , 微观组织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敷耐热涂层工艺研究

牟治国 , 马冰 , 依颖辉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2.015

采用激光熔敷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一层金属陶瓷耐热涂层.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研究在不同激光工艺参数下熔敷层的界面和表面;对比不同激光输入能量时涂层稀释率的变化;不同成分激光熔敷层的组织形态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激光熔敷层显微组织为垂直界面方向的树枝;激光熔敷金属陶瓷粉末时,氧化锆陶瓷含量在涂层中呈梯度分布,而未呈现分层现象.

关键词: 激光熔敷 , 铝合金 , 耐热涂层 , 工艺研究 , 结合界面

超声冲击对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倩 , 陈东高 , 王克鸿 , , 王东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1.02.020

采用QC23-B型超声冲击设备对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处理,从焊缝表观、焊趾处应变与应力、抗拉强度等方面对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前、后的试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焊缝焊趾处的外表形状更为平滑,焊趾处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抗拉强度测试表明,冲击后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271 MPa,与冲击前相比提高了9.7%,且冲击后的焊件部分断裂在焊缝上,验证了超声冲击处理改变接头焊趾处的应力分布,降低应力集中.

关键词: 超声冲击 , 7A52铝合金 , 残余应力 , 力学性能 , 强化机理

不同界面形状及结构的涂层残余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马冰 , 张倩 , 牟治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2.019

为了提高大厚度耐磨涂层的结合强度,运用ANSYS软件对不同界面形状及结构的耐磨涂层中残余热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界面形状为齿形的涂层比界面形状为平面的涂层残余热应力值略大,但不存在局部的应力集中且应力分布较均匀;随着过渡层的增加,涂层热膨胀系数过渡越好,残余热应力越小.同时应用盲孔法获得残余应力实际值,用CMT4105型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涂层与基材的剪切结合强度,验证应力分布的正确性.

关键词: 耐磨涂层 , 残余热应力 , 界面形状 , 涂层结构 , ANSYS有限元分析

合金熔体的原子扩散

胡金亮 , 朱纯傲 , 耿永亮 , 张博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4.05.04

合金熔体的扩散是描述非合金熔体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参数,不同于一般的金属熔体,非合金熔体的扩散行为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表现出典型的慢扩散和复杂的温度依赖关系等。由于技术、理论上的原因,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非合金熔体扩散的研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主要介绍了扩散系数的几种比较可行的测量方法,其中包括最近本课题组在传统长管法和切单元法基础上开发的滑动剪切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加热阶段的扩散,是熔体扩散系数测量的方法的一项进步。同时,基于前人的测量技术和理论模型,对非合金熔体的扩散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讨论。目前能较好地描述一般熔体原子扩散的模型:Arrhenius关系、VFT方程、Tn 关系、Darken公式及S-E 关系,在非合金熔体中都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尽管MCT理论能预言熔体原子扩散的动力学行为,且得到了实验证实,但是其自身亦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关键词: 合金熔体 , 扩散 , 滑动剪切技术

Co基非/纳米化及磁性能的研究评述

王冰霞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5-8192.2007.02.008

简要介绍了Co基非纳米的组成及应用,讨论了Co基非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化产物对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Co基非晶态合金 , 非晶形成能力 , 软磁性 , 化产物 , 矫顽力

纳米镁铝尖晶石透明微玻璃的化行为研究

范仕刚 , 余明清 , 张林 , 赵春霞 , 陈广乐 , 王坤 , 刘杰 , 张联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DTA、XRD和TEM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玻璃化行为的影响,并制备出具有纳米镁铝尖晶石为相的微玻璃.

关键词: 纳米 , 镁铝尖晶石 , , 玻璃

合金纳米化的研究进展

吴文飞 , 姚可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纳米材料是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材料之一.而非合金化法是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非合金纳米化的主要方法和研究动态,包括热致化、电致化、机械化和高压化等.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同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大块非合金高强脉冲电流化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合金 , 纳米 , Zr41Ti14Cu12.5Ni10Be22.5

β-SiC须的孪构型观察

周延春 , 常昕 , 周敬 , 夏非

金属学报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气—液—固(VLS)法生长的β—SiC须中的孪构型。在竹节状的SiC须中,β—SiC节与含高密度堆垛层错(或一维无序)的节之间孪生相连,其李界为{111}_β;同时还观察到有的β-SiC节被{111}_β孪界分为两节。此外,在须的头部及分叉处还观察到了孪界平行须轴向的孪结构。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和像衍衬分析发现,这种双晶SiC须的孪晶面平行于基体的{001}_M。

关键词: SiC , twin , bicrystalline whisker , null

矿渣微玻璃的析行为与性能

史培阳 , 张影 , 张大勇 , 王媛媛 , 姜茂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铁尾矿、硼泥和粉煤灰制备矿渣微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穆斯堡尔谱对微玻璃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玻璃的主析相为钙铁辉石,次晶相为普通辉石和紫苏辉石;随着硼泥配入量的增加,矿渣微玻璃中晶体的析出量和尺寸均逐渐增加,晶体形态由枝向球及块状晶体过渡;枝向球转变可以明显改善矿渣微玻璃的性能,而球向块状晶体的转变则恶化了微玻璃的性能.在本实验研究的条件下,Fe2+主要分布在析相中,起到促进晶体析出的作用;随着硼泥配入量的增加,Fe3+含量也逐渐增加,Fe2+和Fe3+共同促进了熔体内部的晶体析出.

关键词: 玻璃 , 铁尾矿 , 微观组织 , 穆斯堡尔谱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43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