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氟在高炉冶炼中的行为——Ⅱ.包头铁矿的实验高炉冶炼试验

周仁 , 邹元爔 , 孙锺孔 , 徐元森 , 周炘祥 , 王渭沅 , 莫培根 , 彭瑞任 , 家庭

金属学报

为了研究包头铁矿的冶炼特性及由于矿石含氟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起见,我所于1955年11月筹建了有效容积约为1米~3的实验高炉一座及全部附属设备。1955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及12月20日至12月24日进行了二次试炉。经过设备上的改进后,于1956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及4月23日至5月29日进行了二次冶炼试验,获得设计上所要求的的主要数据后停炉。在实验高炉冶炼试验期间并进行了4次物质平衡的试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氟进入炉渣中,进入炉尘中的氟石多,而高炉煤气中的氟极低.

关键词:

新乡市家庭室内灰尘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人体暴露特征

曹治国 , 赵磊成 , 石玉盟 , 熊凤吟 , 冯精兰 , 樊欣意 , 郭浩杰 , 杨帅 , 赵小曼 , 王梦蕾 , 张鑫 , 闫广轩 , 沈墨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3.2016102603

在新乡市牧野区22个中学生家庭室内采集灰尘,系统探讨了室内灰尘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污染来源、人体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中学生家庭室内灰尘中美国EPA优先检测的15种PAHs的检出率为100%,15种PAHs总量范围为203-9500 ng· g-1,平均值为2100 ng·g-1.新乡市中学生家庭室内灰尘中PAHs主要由4环组分构成,占总量的38.1%.多特征比值法表明,草、木材和煤的不完全燃烧是新乡市中学生家庭室内灰尘中PAHs的主要来源.增量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ILCRs)评价结果表明,3种暴露途径的增量终生致癌风险值为皮肤接触>手口摄入>呼吸吸入,说明室内灰尘中PAHs主要的暴露途径为皮肤接触.6个采样点的CR值属于可以接受的安全范围,其余采样点均存在潜在健康风险,但均未达到较大的潜在健康风险,仍需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多环芳烃 , 家庭室内灰尘 , 源解析 , 人体暴露 , 健康风险 , 新乡

中国5个城市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调查分析?

樊广涛 , 谢静超 , 吉野博 , 李振海 , 张会波 , 李念平 , 吕阳 , 朱晟伟 , 刘加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6.2015030403

为了解儿童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现状,于2013—2014年,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长沙和武汉,对8—12岁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浓度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TVO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1),冬春季,大连和北京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高于上海、长沙和武汉.夏秋季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浓度均高于冬春季(P<0.01).在夏秋季,上海和大连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5.8%和20%,上海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乙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和10.5%.

关键词: 住宅 , 甲醛 , 乙醛 ,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西安市办公和家庭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分析?

周霁阳 , 沈振兴 , 党文鹏 , 王琳庆 , 曹军骥 , 黄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22401

本文对西安市74户住宅(194个居室)和10个办公场所(25个房间)进行了甲醛、苯、甲苯、邻二甲苯等8种单体VOC及TVOCs浓度测定,发现西安市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整体超标严重.住宅和办公场所的甲醛超标率在80%—90%之间,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89和4.88;TVOCs超标率分别为77.9%和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7.4和49.6.探讨温、湿度与甲醛和TVOCs浓度的关系发现,甲醛和TVOCs浓度都随温度增加而增加;甲醛浓度随湿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湿度对TVOCs浓度影响不大.分析各种装饰材料与污染关系后发现,板材是室内空气中甲醛和TVOCs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白乳胶、壁纸、木地板次之.建议通过夏季晾置房间、减少板材使用和延长晾置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等方式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关键词: 西安 , 室内环境 , 甲醛 , TVOCs

评刘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