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文辉
,
孙从建
,
宋志强
,
马连营
,
刘淑萍
,
白丁平
,
蔡宜东
,
刘守仁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4
采用Fractogel(R) EMD TMAE(M)强阴离子交换介质分离纯化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NA),该介质对质粒DNA的动态载样量达0.62 mg/mL.用Triton X-114或Triton X-100预先处理质粒DNA的裂解澄清液后,经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的质粒DNA中内毒素含量分别为6.42 EU/mg和9.50 EU/mg,显著低于未经Triton处理的裂解澄清液(67.82 EU/mg).该法实现了阴离子交换色谱一步纯化质粒DNA的目的,具有简便、省时、成本低等特点.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
,
纯化
,
质粒DNA
,
Triton X-114
,
Triton X-100
,
内毒素
,
去除
王利刚
,
特古斯
,
松林
,
李国栋
,
耿遥祥
,
宋志强
,
刘雨江
,
史志铭
功能材料
利用振动球磨工艺制备了LaFe11.44Si1.56化合物,结果表明,在1100℃仅需要热处理30min,该化合物就能形成NaZn13型立方晶体结构;与电弧熔炼工艺制备的试样相比较,振动球磨工艺制备的试样的居里温度提高了15K,但最大磁熵变有所减小。因此,利用振动球磨工艺合成La(Fe,Si)13化合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振动球磨
,
La(Fe,Si)13化合物
,
磁熵变
赵艳红
,
翟路路
,
宋志强
,
张伟
,
松林
,
特古斯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3.010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和高温淬火法制备了四元哈斯勒合金Ni5o-xCuxMn36Sn14(x=0,2,4,6)的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合金的物相与磁热效应.结果表明,部分Cu元素对Ni的替代,并没有改变三元哈斯勒合金Ni-Mn-Sn原有的晶体结构,只是晶格常数开始有减小的趋势,晶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M-T曲线的结果表明,该系列哈斯勒合金样品在奥氏体相的铁磁交换作用增强,导致居里温度升高,而结构相变温度降低.此外,通过麦克斯韦方程计算了该系列合金的磁熵变(-△Sm),在磁场变化为1.5T的情况下,获得了Ni46Cu4 Mn36Sn14合金在330 K附近的最大磁熵变(-△Smaxm)约为2.0 J·(kg·K)-1.
关键词:
哈斯勒合金
,
马氏体相变
,
居里温度
,
磁熵变
阿日木申
,
松林
,
吴文彬
,
宋志强
,
徐萌
,
特古斯
金属功能材料
对Mn1.35 Fe0.65 P0.45Si0.55Bx (x=0,0.01,0.02,0.03,0.04)合金的结构和磁热效应(MCE)进行了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Mn1.35 Fe0.65 P0.45 Si0.55Bx(x=0,0.01,0.02,0.03,0.04)的合金均为Fe2 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并随着B元素(原子分数)的增加,晶格常数a增大,c/a减小,晶胞体积V略有减小.磁性测量表明:随着B元素(原子分数)的增加,Curie温度(Tc)从228 K升高到315 K,热滞(△Thys)变化不大.0~1.5 T外磁场下最大磁熵变(-△SMmax)下降,分别为3.6,2.5,2.0,1.7,1.9 J/(kg·K).
关键词:
居里温度
,
磁热效应
,
热滞
,
相变
,
磁熵变
张伟
,
松林
,
宋志强
,
葛玉梅
,
特古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Mn1.25Fe0.75P1-xSix(x=0.50,0.52,0.54,0.56,0.58,0.60)合金的物相、热滞及磁热效应.通过XRD分析表明,合金主相均为Fe2P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在不同Si含量时,合金中存在FeSi型或Fe3Si型第二相.通过调节Si和P含量的比率,合金的居里温度随Si含量的增加成线性增加,从240 K到313K.而合金的热滞在逐渐减小.当Si含量为0.58时,在外磁场变化为0~1.5 T下合金的最大等温磁熵变为8.6 J/kg·K.
关键词:
物相
,
热滞
,
磁热效应
,
磁制冷
王利刚
,
特古斯
,
宋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充有高纯氮气的石英管中对具有NaZn13型相结构的LaFe11.58Si1.42化合物进行了氮化处理,并对氮化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磁热效应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LaFe11.58Si1.42样品进行氮化处理时,压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氮化压强较低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氮化温度使样品氮化效果明显.间隙原子氮的进入导致样品晶胞体积膨胀,居里温度升高.样品的Arrott曲线表明,磁转变由一级相变逐渐变为二级相变.吸氮使样品的磁熵变减小.
关键词:
NaZn13型La(Fe,Si)13化合物
,
磁热效应
,
磁熵变
,
居里温度
宋志强
,
尚亮
,
毛庆和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2.009
设计了一种基于准直聚焦透镜组的双包层掺杂光纤端面泵浦耦合系统,通过分析多模光纤耦合输出的泵浦光束参量经准直聚焦透镜光学系统后的变换特性,给出了能够满足泵浦光束与双包层掺杂光纤内包层模场分布匹配条件的透镜组参数及其位置参数设计要求,并利用结构参数与双包层掺杂光纤完全相同的未掺杂双包层光纤进行了耦合功率的实验测试,当泵浦源输出功率为50 W时,获得了34.1 W的入纤泵浦功率,泵浦耦合效率达到近70%,为搭建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
端面泵浦
,
耦合效率
,
模式匹配
,
高斯光束
郭志猛
,
庄奋强
,
林涛
,
吴峰松
,
殷声
金属学报
根据电化学原理, 得到高阻值衬层穿透性裂纹的电沉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对高阻值衬层进行分析与检测, 由此可以定量确定裂纹的大小, 再通过观测在裂纹处所沉积的金属(或采用电极扫描技术)来确定裂纹的位置及表面形状, 最终可以实现对高阻值衬层的快速无损探伤.
关键词:
高阻值衬层
,
null
,
null
,
null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钧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王铎融
,
王力
,
陈扬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506
宋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即墨断裂带内,控矿构造为陡倾断裂和裂隙密集带,赋矿围岩为莱阳群的灰白色砾岩,共出露4个矿体. 对区内主成矿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研究表明,矿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有纯CO2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3种类型;矿石中的包裹体普遍富含CO2 ,成矿流体为CO2 -NaCl -H2 O 体系,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5.0 %~14.42 %)、低密度(0.64 ~0.96 g/cm3 )的特点. 主成矿温度集中在220~240 ℃,成矿压力范围为40~62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5 .01~6 .34 km. 结合前人研究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宋家沟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幔源流体为主,后期有少量的岩浆流体参与. 确定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受陡倾断裂和裂隙密集带联合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
矿床成因
,
宋家沟金矿床
,
山东牟平
,
胶莱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