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40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斜投影-不展开薄层色谱法对废木料液化产物乙酰丙酸的过程分析

粟晖 , 葛军 , 方凤 , 姚志湘 ,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8008

采用多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不经过传统的薄层色谱展开步骤实现混合体系的快速定量.废木料液化过程产物为混合体系,分别将不同液化反应时间点所取样品点样于硅胶板上.仅对液化过程终点的样本点进行一次展开,分离斜投影建模所需的反射光谱,切割出目标产物(乙酰丙酸)和背景光谱,构造斜投影算子;对其他液化过程中的样品点不展开,采集混合光谱,经斜投影算法分离出其中的目标产物纯光谱,从而实现定量.将该方法的定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结果对比,得到两种方法测定乙酰丙酸的相对误差小于3.27%,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多波长薄层色谱扫描 , 斜投影 , 不展开薄层色谱 , 乙酰丙酸 , 液化过程 , 废木料

中国钧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张义 , 宁建新 , 王洪伟 , 孙晓岗

硅酸盐通报

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钧官瓷 , 菟丝纹 , 蚯蚓走泥纹 , 分相 , 乳光

山东牟平家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王铎融 , 王力 , 陈扬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506

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即墨断裂带内,控矿构造为陡倾断裂和裂隙密集带,赋矿围岩为莱阳群的灰白色砾岩,共出露4个矿体. 对区内主成矿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研究表明,矿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有纯CO2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3种类型;矿石中的包裹体普遍富含CO2 ,成矿流体为CO2 -NaCl -H2 O 体系,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5.0 %~14.42 %)、低密度(0.64 ~0.96 g/cm3 )的特点. 主成矿温度集中在220~240 ℃,成矿压力范围为40~62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5 .01~6 .34 km. 结合前人研究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家沟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幔源流体为主,后期有少量的岩浆流体参与. 确定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受陡倾断裂和裂隙密集带联合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 矿床成因 , 家沟金矿床 , 山东牟平 , 胶莱盆地

山东省牟平家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张竹如 , 唐波 , 聂爱国 , 李明琴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7.001

家沟金矿床位于山东省牟平,为胶莱盆地中发现的颇具工业规模的金矿床.含矿地层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下段砾岩,矿床由多个矿体组成,矿石为含金砾岩.含矿地层富金(Au=100.2×10-9).围岩矿石稀土总量232.87×10-6~352.2×10-6,LREE/HREE=1.88~12.71,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同步.含矿地层是矿源层,燕山晚期(110~125Ma)构造岩浆活动导致该矿床形成定位,该矿床为沉积改造层控矿床.南地口、大崮头是此类矿床的新的找矿地段.

关键词: 家沟金矿 , 胶莱盆地 , 含金砾岩 , 稀土配分 , 改造成矿 , 层控矿床

矾土质料的烧结性能研究

高长贺 , 李勇 , 孙加林 , 张军杰 , 张积礼 , 刘淑龙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2.003

将经湿法化以及真空练泥工艺生产的矾土质料生坯在1 100~1 600℃烧成,并在1 600℃分别保温1、4和7h,分析了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反应,研究了煅烧制度对质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矾土生料经过一系列化处理后,使得水铝石和高岭石分布更加均匀,水铝石分解形成的α-Al2O3和高岭石分解形成的非晶质SiO2接触更加容易,从而加快了二次莫来石化的进程;2)升高温度时,矾土质料的体积密度增加,二次莫来石化程度增大,莫来石含量增加,莫来石相和刚玉相发育较好,最佳煅烧温度为1 600℃;3)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以促进矾土质料的致密化,但保温时间不宜过长,最佳煅烧制度为1 600℃保温4h.

关键词: 矾土质料 , 二次莫来石化 , 烧结性能

高压质技术降解壳聚糖

顾志明 , 蔡泉源 , 周今朝 , 付廷明 , 洪昌 , 李凤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piston-gap型高压均质机对壳聚糖进行了降解研究,考察了质压力、循环次数、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质压力为130 MPa,经循环处理10次的壳聚糖黏均分子量从1465 kDa降解至323 kDa,其降解效果随质压力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随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而温度和乙酸浓度对其基本无影响.高压质降解通过机械作用切断壳聚糖分子链,基本不改变产物的结构和脱乙酰度.

关键词: , 高压 , 壳聚糖 , 降解

质材料等效力、热分析综述

任懿 , 杨海天 , 汪春霆

功能材料

实际工程问题中常会涉及非质材料时间相关的力学、传热分析.这类问题的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背景与理论探讨价值.一种直接的方式是分别考虑非质材料组分的物理/几何特性,将问题在空间/时域离散后进行计算,这往往会导致计算量过大,甚至不可行.一个变通的策略是将非质材料考虑成一种宏观质材料,进行等效求解,从而大幅降低计算量.分别以粘弹性节理岩体及非质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非质材料时间相关的等效数值求解方法.

关键词: 时域 , , 粘弹性 , 瞬态热传导 , 材料

焦宝石合成化料的试验研究

王鑫 , 高倩钰 , 郭敏 , 张梅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1.007

以焦宝石碎矿作为主原料,分别配加0、25%、50%质量分数的高铝矾土,设计合成Al2 O3质量分数分别为40%、50%、60%的化料,分别在1 100~1 550℃下煅烧2h得到化料熟料.采用XRD分析其物相组成,SEM观察结构和形貌,并检测了常温力学性能,研究焦宝石合成化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以焦宝石为原料,配加高铝矾土,成功合成了w(Al2O3) =40%、50%和60%的化料;2)XRD与SEM分析发现w(Al2O3) =40%的化料表面玻璃相多,内部存在发育良好的棒状莫来石,w(Al2O3)=50%和60%的化料在表面即可观察到大量棒状莫来石,莫来石相晶型发育良好;3)w(Al2O3) =40%、50%和60%的化料的烧结温度分别为1 450、1 500和1 550℃;4)提高煅烧温度与Al2O3含量均有利于化料力学性能的改善.

关键词: 化料 , 焦宝石 , 莫来石 , 烧结

矾土质料对炮泥性能的影响

邱海龙 , 范咏莲 , 刘兴平 , 张雯文 , 李晓伟 , 陈博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1.016

分别以粒度≤3 mm的电熔棕刚玉、高铝矾土熟料和矾土质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炉用无水炮泥,研究了加入量(w)均为30%的3种原料对炮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高铝矾土熟料相比,矾土质料孔隙率较低,用其制备的炮泥在获得良好塑性的条件下需要的焦油量较少;2)加入矾土质料炮泥的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明显高于加入高铝矾土熟料炮泥试样的,其性能与加入棕刚玉炮泥的性能相近,并且炮泥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加入矾土质料炮泥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得益于矾土质料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均匀稳定,材料结构中存在大量发育良好的莫来石相.

关键词: 矾土熟料 , 矾土质料 , 炮泥 , 可塑性 , 高温强度

苯四甲酸二酐的研制

丁志平 , 杨晓东 , 朱智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11.011

开发了一种由四甲苯空气气相氧化制备苯四甲酸二酐过程所需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组分为V-Ti-P-Nb.研究了载体种类、活性组分、温度、空速和反应物浓度对工艺结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将粗酐直接利用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精制的方法.

关键词: 苯四甲酸二酐 , 四甲苯 , 催化剂 , 有机溶剂 , 重结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4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