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纳米级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张昊然 , 李清彪 , , 凌雪萍 , 邓旭 , 卢英华 , 何宁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2.013

在简要介绍纳米银在各个工业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总结比较了各种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的工艺技术都比较成熟,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新兴的生物还原法因其具有微生物原料来源广,生物还原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纳米颗粒不易团聚,以及过程加入的化学试剂和产生的有毒副产物少等特点而开始受到关注.微生物还原金属离子有2种不同的机理:微生物的酶催化机理和非酶还原机理.对生物还原法原理的充分认识是将该方法发展成为可实际应用的纳米银制备工艺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纳米银 , 制备 , 生物还原

植物法制备 Au/Fe3O4催化剂及其在肉桂醛选择加氢中的应用

景孝廉 , 孔涛 , , 黄加乐 , 李清彪

贵金属

负载型纳米 Au 催化剂在许多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以侧柏叶提取液为还原 Au(III)溶液的生物质,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Au/Fe3O4催化剂,利用 TEM、XRD、XPS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Au 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200℃。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压力5.0 MPa,催化剂用量为0.30 g,乙醇为溶剂。在此条件下反应3 h,肉桂醛的转化率为86.4%,肉桂醇的选择性为69.3%。

关键词: 植物还原 , Au 催化剂 , 肉桂醛 , 选择加氢

毕赤酵母还原制备Ag/ZrO2催化剂及其催化1,2-丙二醇选择氧化反应研究

景孝廉 , 王慧 , 陈慧梅 , 黄加乐 , , 李清彪

贵金属

将微生物还原法制备愇纳米颗粒的技术引入到催化剂的制备当中,惣毕赤酵母菌体干粉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愇粉,采用溶胶负载法将愇负载获得Ag/ZrO2催化剂,利用TEM、XRD、UV-Vis DR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1,2-丙二醇恒择悦化制备丙酮醛的反应中。悁究表明,在1,2-丙二醇的空速为5.2 h-1,反应温度340℃时,450℃下焙烧的愇负载量为8%的Ag/ZrO2催化剂获得了最佳的催化反应性能,1,2-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96.8%,丙酮醛的恒择性达到78.3%。

关键词: 催化化恘 , 微生物还原 , 愇催化剂 , 1,2-丙二醇 , 毕赤酵母

生物法制备纳米银溶胶的稳定性

, 李清彪 , 何宁 , 黄加乐 , 王惠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借助于UV-Vis表征技术对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100℃下加热6 h,UV-Vis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H+和具有高价阳离子的电解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明显;OH-对银溶胶的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弱.生物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方面均略优于柠檬酸三钠法制得的银溶胶.

关键词: 生物还原 , 银溶胶 , 稳定性 , 纳米颗粒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第四届“吴仲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吴仲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浅谈辊设计

沙晔

连铸

是连铸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辊不仅需要满足铸坯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其所处位置的速度调节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辊除了由于本身结构不合理导致故障外,辊控制上的不合理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通过在辊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辊的结构、辊齿轮马达的选型以及辊的控制这3个方面,来分析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辊的结构除了分析固定式和吊挂式辊的区别外还着重分析了减速箱和辊轴的联接方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辊齿轮马达的选型步骤,并就不同控制要求对齿轮马达选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辊设计中齿轮马达选型与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 , 齿轮马达 , 控制

第五届“吴仲奖励基金”评选出获奖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研究学报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

关键词: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 , 钢铁工业 , 科技工作者 , 学术作风

“庆祝邵象院士百岁华诞座谈会”隆重召开

钢铁

2012年2月22日是两院院士邵象先生百岁华诞的大喜日子,2月21日上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邵象院士百岁华诞举办了隆重的座谈会。座谈会会场一幅以长城和中国钢铁工业为背景的巨型彩色喷绘画卷蕴喻了邵象院士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贡献。座谈会高朋满座,群贤毕集。中国材料界学术泰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

关键词: 师昌绪院士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中国工程院 , 学术贡献 , 钢铁工业 , 中国科学院 , 成长经历 , 副院长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