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琨
,
李争起
,
孙锐
,
万志欣
,
张泽
,
孙绍增
,
陈力哲
,
吴少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旋流燃烧器直流二次风对燃烧器区单相流动、烟气温度、煤粉燃尽及NOx生成的影响,采用三维PDA系统对不同直流二次风率下的气固速度分布、颗粒体积流量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出了其对气固流动的影响,分析了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煤粉
,
旋流燃烧器
,
直流二次风
,
三维PDA
秦裕琨
,
王春刚
,
朱群益
,
李争起
,
孙绍增
,
吴少华
,
尹向梅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针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燃用劣质煤时的稳燃及水冷壁高温腐蚀等问题,采用PDA测量设备,对水平浓淡及上下浓淡两种煤粉燃烧方式下的气固两相混合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与上下浓淡煤粉燃烧方式相比,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方式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使燃烧器在稳燃、低NOx排放、防结渣、防高温腐蚀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水平浓淡
,
上下浓淡
,
气固混合
,
PDA
邱朋华
,
刘辉
,
吴少华
,
孙绍增
,
杨龙滨
,
王国忠
,
刘栗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国内某台燃用褐煤的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了煤粉再燃技术示范并进行了工业试验.机组在600 MW负荷下运行时,NOx排放可控制在274 mg/m3(烟气中氧量折算到6%,下同)的水平,比改造前下降了65.36%,同时燃烧效率没有降低.进行了常规通风、空气分级和煤粉再燃三个工况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煤粉再燃对NOx的控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空气分级.再燃煤粉比例对NOx排放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再燃燃料比例的增加,NOx排放呈降低趋势.
关键词:
煤粉再燃
,
燃料分级
,
NOx
,
工业试验
,
褐煤
秦裕琨
,
孙锐
,
李争起
,
孙绍增
,
马春元
,
吴少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利用IFA300型一维热膜风速仪系统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单相冷态湍流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流场内不同位置瞬时速度的数值,同时测量了脉动速度均方根、湍流度、平坦因子和偏斜因子在流场内的分布,得到了新型旋流燃烧器气流湍流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可以用于研究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特性。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
热膜风速仪
,
湍流特性
,
煤粉燃烧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马登
,
吴巍
,
刘质斌
,
王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4.020
在1 500℃的增碳温度下,分别利用石墨、焦炭、碳粒、低氮增碳剂、无烟煤等五种增碳剂对含钒铁水进行增碳试验,结果显示,石墨和低氮增碳剂的增碳效果最好,碳粒和无烟煤次之,焦炭最差.同时,分别在1 550℃和1 450℃时进行了低氮增碳剂、无烟煤、焦炭的增碳试验,试验表明:增加温度可提高增碳剂的增碳速率,从而改善增碳剂的增碳效果.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无烟煤最适宜于含钒铁水的增碳处理,在1450 ~1 550℃的温度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增碳.
关键词:
含钒铁水
,
增碳
,
增碳剂
,
无烟煤
杨利委
中国冶金
在短流程生产实践中,对使用高氮质量分数精炼渣、吹氮气、含氮合金3种增氮方式增氮的可能性和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3种增氮方式都可以起到增氮效果,尤以含氮合金增氮效果明显且可控,3种增氮方式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钢种生产工艺流程才能满足连续生产需要.
关键词:
增氮
,
含氮钢
,
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