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9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Y2O3含量对Ni-20Cr-5Al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梁春园 , 尚金龙 , 赖灿伟 , 尹继辉 , 宋亚茹 , 张修海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4009

将镍、铬、铝粉按比例混合后,再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5%)Y2 O3粉作为弥散相,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Ni-20Cr-5Al-xY2 O3(质量分数/%)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并在1150℃下进行了100 h恒温氧化试验,研究了Y2 O3含量对其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 O3质量分数为0~5%时,试验合金在长时间氧化后均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Y2 O3的添加有利于试验合金表面氧化膜中Cr2 O3的形成,但其质量分数为1%~5%时会同时降低氧化膜的致密性和附着性,从而降低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氧化物弥散强化 , Y2O3 , 高温氧化

预氧化温度对Ni-20Cr-5Al-0.2Y2O3合金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 梁春园 , 尚金龙 , 宋亚茹 , 尹继辉 , 张修海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4009

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Ni-20Cr-5Al和Ni-20Cr-5Al-0.2Y2O3(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将Ni-20Cr-5Al-0.2Y2O3合金在不同温度(500~1 100 ℃)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将未预氧化及预氧化合金在1 150 ℃下循环氧化15 h,研究了Y2O3的添加和不同预氧化温度对合金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Y2O3后提高了Ni-20Cr-5Al合金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预氧化可以有效提高Ni-20Cr-5Al-0.2Y2O3合金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其中预氧化温度为700 ℃的合金有最优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其原因是经过预氧化处理的合金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阻止了氧化的进一步进行.

关键词: 预氧化 , 高温循环氧化 , Y2O3 , Ni-20Cr-5Al合金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泵国产透明陶瓷Nd:YAG激光器研究

周勇 , 陈亚辉 , 宗楠 , 王桂玲 , 薄勇 , 彭钦军 , 崔大复 , 许祖彦 , 吴玉松 , 李江 , 潘裕柏 , 冯锡琪 , 李军 , 范飞镝 , 于爱芳 , 朱镛 , 胡章贵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3.001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双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的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透过谱得出国产Nd:YAG透明陶瓷在1064nm处的损耗系数约为0.116cm-1.利用激光二极管双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实现连续波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相应的光-光效率为22.2%,这一结果是利用国产Nd:YAG陶瓷实现的最高功率激光输出.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固体激光器 , Nd , YAG透明陶瓷

轴流风扇叶片导叶作用的研究

郑国胜 , 戴韧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分析了叶片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关键词: 轴流风扇 , 叶片导叶 , 叶顶泄漏涡 , 数值模拟

长期演进上行随机接入接收算法研究

许梦 , 延凤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20

在长期演进(LTE)上行随机接入中,接收对前导的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由于前导序列较长,传统的接收算法运算量较大.为了减小接收算法的运算量,引入降采样,对传统的接收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接收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少.以格式0为例,在一个计算周期内,改进后的算法运算量是改进前运算量的1/120.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前后的接收算法在检测性能上差别较小.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经过改进后的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光通信 , 随机接入接收算法 , 降采样 , 前导检测 , 虚警率 , 漏检率

等效淬距离的计算方法新探

张亚红 , 潘健生 , 沈甫法 , 钱初均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0.01.009

提出用计算软件求等效淬距离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淬透性敏感区间的概念;计算机模拟了长圆棒一维和淬试样二维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以淬透性敏感区间内的冷却时间相同为冷速判据,得出了直接计算等效淬距离的算法;并按圆棒的直径分段回归了等效淬距离与圆棒直径、淬火烈度的关系式.用等效硬度法对推出的分段等效淬距离公式进行了校验.

关键词: 等效淬距离 , 淬透性敏感温度区间 , 温度场 , 机算机模拟

叠氮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王晓 , 柴春鹏 ,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2-二羟甲基丙酸缩聚为羟基超支化聚酯,羟基先后经磺酰化改性和叠氮基取代后得到叠氮基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确认;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结果表明:叠氮基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5;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叠氮基热分解(249.4℃)和主链热分解(3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2℃。

关键词: 叠氮基超支化聚酯 , 叠氮增塑剂 , 含能增塑剂 , 超支化聚酯改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