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伟
,
刘勇
,
田保红
,
冯江
,
张毅
功能材料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450~750℃、应变速率为0.01~5s-1、总应变量0.7的条件下,对30%Mo/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热加工图进行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0%Mo/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真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建立的30%Mo/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变形本构模型较好地表征了其高温流变特性;同时,利用30%Mo/Cu-Al2O3复合材料DMM加工图分析了其变形机制和失稳机制,确定了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650~750℃,应变速率0.01~0.1s-1。
关键词:
30%Mo/Cu-Al2O3复合材料
,
热变形
,
流变应力
,
软化机制
,
加工图
孙永伟
,
陈继志
,
刘军
,
范芳雄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0Cr16Ni5Mo钢进行淬火+回火及淬火+冷处理+回火工艺的热处理,研究了冷处理对0Cr16Ni5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Cr16Ni5Mo钢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显微组织得到了改善,板条马氏体束发生碎化,位错缠结增加,且残留奥氏体组织转变彻底,其强度得到提高.冷处理后钢的性能改善与残留奥氏体转变及晶粒碎化有关.
关键词:
0Cr16Ni5Mo钢
,
冷处理
,
显微组织
,
性能
,
奥氏体组织
刘勇
,
孙永伟
,
田保红
,
冯江
,
张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350 ~ 750℃、应变速率为0.01 ~5 s-1、总应变量0.7的条件下,对10%Mo/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热加工图进行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0% Mo/Cu-Al2O3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利用动态材料模型(DMM)加工图分析了10%Mo/Cu-Al2O3复合材料变形机制和失稳机制,并最终确定了热加工工艺参数选取范围:变形温度600 ~750℃、应变速率0.01 ~0.1 s-1.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热变形
,
流变应力
,
软化机制
,
加工图
刘勇
,
孙永伟
,
田保红
,
冯江
,
张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内氧化法,制备了30% Mo/Cu-Al2O3复合材料.在载电条件下,考察了30% Mo/Cu-Al2O3销试样和铬青铜QCr0.5盘试样摩擦副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磨损形貌并探讨了其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Mo颗粒的加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及耐磨性;电流对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流增加,30% Mo/Cu-Al2O3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增加,摩擦系数增大;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电烧蚀磨损.
关键词:
30%Mo/Cu-Al2O3复合材料
,
磨损率
,
摩擦系数
,
磨损机制
刘勇
,
孙永伟
,
田保红
,
冯江
,
张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真空热压?内氧化烧结方法制备20%Mo/Cu-Al2O3复合材料,测试其性能并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利用 Gleeble?1500D 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350~750℃、应变速率为0.01~5 s?1及总应变量0.5的条件下,对20%Mo/Cu-Al2O3复合材料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Mo/Cu-Al2O3复合材料的组织分布均匀,未观察到明显的团聚现象及孔洞,致密度较高.在材料基体上,原位内氧化生成的纳米级Al2O3颗粒呈弥散分布,增加了基体的强度.复合材料的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主,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基础上建立的高温变形本构方程较好地表征了此复合材料的高温流变特性,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20
,
Mo/Cu-Al2O3复合材料
,
强化
,
热变形
,
动态再结晶
,
本构方程
冯江
,
田保红
,
孙永伟
,
刘勇
,
张毅
,
贾淑果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350—750℃、应变速率为0.01~5s^-1、总应变量约为0.5的条件下,对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及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弥散铜.WC复合材料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真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建立的Al2O3/Cu—WC复合材料高温变形本构模型较好地表征了其高温流变特性,其热激活能为208.35kJ/mol;同时,利用其θ-δ曲线出现拐点及-dθ/dδ曲线上出现最小值研究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关键词:
弥散铜-WC复合材料
,
本构模型
,
临界应变
,
动态再结晶
孙永伟
,
陈继志
,
刘军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033
利用升温脱氢分析(TDS)实验研究了1000MPa级0Cr16Ni5Mo马氏体不锈钢的氢陷阱行为.同时,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研究了该钢缺口与光滑试样的氢脆敏感性,并利用SEM观察了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位错和晶界为该钢的主要氢陷阱,充氢后缺口试样与光滑试样的伸长率均下降明显,但强度变化不大.随着氢含量的升高,断口形貌由韧窝型韧性断裂向穿晶、准解理断裂,甚至向沿晶断裂方式过渡.由于C含量较少,该钢的不可逆陷阱含量极少,大量的可扩散氢使得该钢具有较高的氢脆敏感性.最后利用与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有关的氢致应力模型,验证了应力集中与氢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0Cr16Ni5Mo钢
,
氢脆
,
氢陷阱
,
Eshelby等效夹杂
孙永伟
,
刘军
,
范芳雄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高强度螺栓用12CrNi9 MoV钢进行淬火+二次淬火+回火(QQ'T)工艺的热处理,研究了氢在其中的扩散和陷阱行为以及该钢的氢脆敏感性,并与一般工程用钢40CrNiMo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碳高镍的12CrNi9MoV钢经QQ'T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相比于相同强度级别的40CrNiMoA钢,氢在12CrNi9MoV中具有较低的扩散系数;12CrNi9MoV钢抵抗氢致断裂的能力更强,该钢中存在的氢陷阱类型为位错和晶界;且在海水环境中,12CrNi9MoV钢的析氢倾向性更弱.
关键词:
12CrNi9MoV钢
,
高强度螺栓
,
性能
,
氢脆
,
氢陷阱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