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绿色荧光粉LaPO4∶Ce,Tb的发光性能研究

, 张小林 , 邹建国 , 刘南生 , 彭宏博 , 屈芸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3.005

合成了细颗粒灯用绿色荧光粉; 对各稀土离子分别进行光谱和发光性能研究, 发现Ce3+、Tb3+、Gd3+离子的浓度对荧光粉的亮度有较大影响; 该粉主发射峰是545nm,发光亮度高; 颗粒较细且粒度分布均匀, 平均粒径为3μm~4μm.

关键词: 磷酸盐 , LaPO4∶Ce,Tb , 荧光粉 , 发光

稀土元素对涂料催干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 贺晓慧 , 吴琴芬 , 刘燕燕 , 秦伍根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5.008

考察了各稀土元素单独和与钴配合使用对醇酸树脂的催干性能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的催干机理.结果表明:只有铈或混合稀土与钴混合使用才能达到对涂料的催干要求.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醇酸树脂 , 涂料 , 催干机理

稀土绿色荧光粉LaPO4∶Ce,Tb的煅烧条件研究

, 屈芸 , 张小林 , 邹建国 , 刘南生 , 彭宏博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2.03.004

合成了(La,Ce,Tb)PO4共沉淀,研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煅烧气氛、不同助熔剂等条件对发光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LaPO4∶Ce,Tb绿色荧光粉煅烧温度低,煅烧时间短, 发光亮度高; 颗粒较细且粒度分布均匀, 平均粒径为3~4μm.

关键词: 稀土 , LaPO4∶Ce , Tb , 绿色荧光粉 , 煅烧

细颗粒红色荧光粉Y2O3:Eu3+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

, 肖鉴谋 , 屈芸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1.008

对草酸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细颗粒红色荧光粉Y2O3:Eu3+进行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一次粒径为20nm~30nm,团聚尺寸D50=0.53μm, 粉体细且分布均匀.该荧光粉最大激发峰位于252.2nm,最大发射峰位于612nm,荧光粉色品座标x=0.6479,y=0.3442,符合荧光粉要求.

关键词: 细颗粒 , 荧光粉 , Y2O3:Eu3+ , 结构 , 光谱性质

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于洋 , 顾家琳 , 康飞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5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 表面再生技术 , 修复再生层 , 类金刚石膜 , 硅氧玻璃膜

"摩"(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王勇 , 任平弟 , 刘家浚 , 周仲荣

功能材料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关键词: "摩"技术 , 摩擦磨损 , 油润滑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材料对铸铁试样摩擦表面改性的影响

刘永强 , 张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12

运用改装的摩擦实验机对灰铸45#钢摩擦副做旋转对磨实验.在摩擦副中滴入摩试剂,烫在大气环境中变载荷、定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主要探索摩材料对灰铸铁摩擦副表面改性的机理和耐磨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试样表面有大量光滑的灰色块状物生成,表面微区亦增添了来自矿物粉体中的元素;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其中灰色区尤为显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起到了良好的耐磨减摩效果.

关键词: 摩擦 , 磨损 , , 表面改性

槲寄生中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赵云丽 , 马铭研 , 高晓霞 , 刘涛 , 于治国 , 毕开顺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5.012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表明,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槲寄生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草素-7-O-β-D-葡萄糖苷 , 槲寄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