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彦雷
,
王艳菲
,
李春全
,
孙志明
,
郑水林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掺杂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硅藻土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吸附能力,有效抑制了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团聚;F掺杂量为1%时,制备的F-TiO2/硅藻土样品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最好.
关键词:
氟掺杂
,
硅藻土
,
光催化
,
可见光
,
纳米TiO2
张广心
,
汪滨
,
郑水林
,
宋兵
,
孙志明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在750下对复合材料煅烧晶化,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检测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结合XRD、BET、SEM等表征手段,探究了H2O/HAc比例对复合材料晶型、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HAc比例对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中TiO2的晶相组成和光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当H2O/HAc=6时,二氧化钛颗粒均匀地负载在硅藻土表面,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同时锐钛矿晶型比例为80.2%.
关键词:
硅藻土
,
纳米TiO2
,
H2O/HAc
,
光催化
姚光远
,
黄伟欣
,
李春全
,
孙志明
,
郑水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004
以水洗高岭土为载体,采用盐酸对g-C3N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浸渍法制备了g-C3N4/高岭土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高岭土和g-C3N4的质量配比为6∶3时,g-C3N4/高岭土具有较优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速率是纯g-C3N4的8.62倍;高岭土和g-C3N4通过静电吸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该复合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改善了纯g-C3N4光催化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高岭土
,
g-C3N4
,
可见光光催化
,
浸渍法
李春全
,
艾伟东
,
孙志明
,
郑水林
人工晶体学报
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TiO2/凹凸棒石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凹凸棒石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吸附能力,有效抑制了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团聚;以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的V-TiO2/凹凸棒石(V掺量0.5%)在模拟太阳光下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400℃下煅烧2h的样品性能最优;与其它对照材料相比,V-TiO2/凹凸棒石(V掺量0.5%)复合光催化材料性能更优.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V-TiO2
,
光催化
,
溶胶凝胶法
孙青
,
李慧
,
郑水林
,
胡小龙
,
孙志明
人工晶体学报
硼泥脱镁硅渣是硼泥酸浸脱镁后制取的一种多孔硅质矿物材料.以TiCl4为前驱体,硼泥脱镁硅渣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一种纳米TiO2/硼泥脱镁硅渣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EDS、TEM和FT-IR等手段对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TiO2以锐钛矿的晶型负载于硼泥脱镁硅渣表面,通过谢乐公式计算纳米TiO2平均晶粒尺寸为11.37 nm,透射电镜测量纳米TiO2粒径在10 ~ 30 nm之间.对水中Cr(Ⅵ)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光照240 min复合材料对Cr(Ⅵ)降解率可达到93.76%.
关键词:
纳米TiO2
,
硼泥
,
脱镁硅渣
,
光催化
王珊
,
王高锋
,
孙文
,
孙志明
,
郑水林
硅酸盐通报
以伊利石为载体、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伊利石负载纳米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2时伊利石负载纳米碳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伊利石负载纳米碳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其饱和吸附量达到129.63 mg/g.
关键词:
伊利石
,
碳
,
水热法
,
六价铬
,
吸附
郭永昌
,
孙青
,
赵松泽
,
孙志明
,
吴翠平
硅酸盐通报
为实现煤矸石电厂灰渣资源化,采用硅烷偶联剂单一改性及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复合改性,研究了硅烷偶联剂与硬脂酸对PP/灰渣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粉体的粒径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SEM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灰渣改性的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偶联剂硅烷A的最佳用量为灰渣质量的1.25%,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0 min.使改性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改性前提高1.32 MPa;硅烷A与硬脂酸复合改性可以使PP/灰渣复合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0.44 kJ/m2,弯曲强度提高1.43 MPa.
关键词:
灰渣
,
表面改性
,
硅烷偶联剂
,
聚丙烯
,
硬脂酸
董雄波
,
刘姝抒
,
孙志明
,
张雁鸣
,
李金辉
,
郑水林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酸浸-煅烧方法对临江某一级硅藻土进行了增白试验研究,探讨了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硫酸浓度、固液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硅藻土增白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对增白前后硅藻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藻土增白适宜工艺条件为:酸浸温度100℃,酸浸时间4h,固液质量比1∶3.28,酸浓度5 mol/L,煅烧温度650℃,煅烧时间1.5h;优化工艺条件下,一级硅藻土白度由67.2%提升至88.4%,SiO2含量由89.78%提升至95.01%,Fe2O3含量由1.07%降低至0.21%.
关键词:
硅藻土
,
酸浸
,
煅烧
,
增白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明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明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
合成
,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