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泡沫铝的新型渗流法制备及其压缩性能

张斌 , 左孝青 , , 陆建生 , 周芸 , 王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热传计算的基础上,采用锌粒子为前驱体、铝熔体为渗流体,通过氩气渗流制备通孔泡沫铝:对泡沫铝的制备、压缩性能及锌残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隔热层厚度与渗流时间之间的关系为x2=7.35×10-8τ;优化的渗流工艺如下:渗流温度740℃、锌粒子预热温度220℃、锌粒子直径3 mm;平均孔径为3 mm的泡沫铝的屈服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孔隙率为63%和67%的泡沫铝的屈服强度都随孔径的增大而提高;泡沫铝孔隙率从60%提高到71%,锌残余量从11.3%降低到4.5%.

关键词: 泡沫铝 , 渗流 , 热传导 , 制备 , 压缩性能

水滑石类阴离子型插层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 杨劲 ,

硅酸盐通报

水滑石类(LDHs)化合物是阴离子型插层材料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层板组成的可调变性和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等特征,使得此类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LDHs层状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为背景,综述了LDHs的结构特征及酸碱催化性质,对阴离子插层LDHs的多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组在LDHs负载纳米金催化剂方面的工作进展.

关键词: 阴离子插层水滑石类化合物(LDHs) , 酸碱催化性质 , 催化氧化还原 , LDHs负载纳米金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紫胶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条件研究

冀浩博 , 张弘 , 郑华 , , 李坤

材料导报

基于紫胶树脂的聚合物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否存在及其测定方法是紫胶树脂热性质中被长期忽视的重要命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的精细操作及直接测定,在所测得的DSC曲线上成功地观测到了碱提紫胶树脂与其他聚合物相同的比热容阶跃,并计算了此DSC曲线上比热容阶跃变化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温度(Tg),而聚合物的此阶跃均由玻璃化转变引起;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升温速率为(7±0.5)℃/min,试样量为(7.0±0.1) mg,吹扫气流量为(15±1)mL/min,试样粒径为125~250 μm,消除热历史温度为(35士0.5)℃时,测得的DSC曲线符合规则的玻璃化转变线型;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云南紫胶虫紫胶、普萨紫胶虫紫胶、仰光紫胶虫紫胶、紫胶蚧紫胶、碱提紫胶树脂、紫胶颗粒胶、紫胶片胶、NaClO漂白胶、H2 O2漂白胶的Tg值分别为22.7℃、29.8℃、30.8℃、32.9℃、34.3℃、33.9℃、28.6℃、23.3℃、16.4℃,对评价各类紫胶原胶及其树脂产品的热稳定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紫胶树脂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单体组成与流变行为

刘建平 , , 王红 , 刘浪 , 赵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一系列固体含量为70%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BA/MMA/MAA)共聚物乳液,研究了软(BA)、硬(MMA)段单体用量比对乳液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乳胶粒的粒径分布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乳液乳胶粒的粒径在50nm~650nm范围内,呈宽分散分布状态.当BA/MMA<60/40时,乳液可保持低黏度;而当BA/MMA>60/40时, 乳液的黏度急剧增加.随着乳液中软、硬段单体比的不同,乳液的乳胶粒分布状态和凝聚形态均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高固含量 , 单体组成 , 丙烯酸酯乳液 , 流变性质

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研究进展

白璞 , 刘艳娜 , , 张召述

硅酸盐通报

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通常由中心核和包覆在外部的壳组成,其特殊的结构使其实现了材料的多功能化.本文综述了核壳型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四类别该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壳/核的设计与调控以及对相关制备方法的评述.最后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对该类材料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核壳复合微球 , 制备方法 , 应用

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黄国涛 , 左孝青 , , 周芸 , 陆建生 , 王红

材料导报

多孔金属过滤分离材料广泛应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过滤和分离.总结了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介绍了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的制备工艺,分析了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多孔金属过滤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多孔金属 , 过滤 , 应用 , 制备 , 性能

硅源对纳米A型沸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白璞 , 刘艳娜 , 梅丽宝 ,

硅酸盐通报

分别以硅溶胶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A型沸石.研究了不同硅源对纳米A型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激光粒度分布仪(DL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硅溶胶作为硅源的产物结晶度较高,Si/Al=1.37,颗粒粒径分布为140~ 460 nm;而使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的产物结晶度较低,Si/Al=1.15,颗粒粒径分布为60~150 nm.

关键词: 纳米级A型沸石 , 硅源 , 结晶度 , 硅铝比 , 粒度分布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四苯基卟铟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传感性能研究

侯长军 , 刘琛 , 霍丹群 , 法焕宝 , 杨眉 , 向芸颉 , 宋坤 , 陈泳池 , 卢中明

功能材料

在水/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利用自组装方法,使5,10,15,20-四苯基卟铟(InTPP)分子聚集成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最优制备温度为50℃.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铟卟啉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可获得粒径为100~200nm的棒状铟卟啉纳米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铟卟啉单体与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差别:在紫外-可见光谱中,铟卟啉纳米分散体系的Soret带吸收峰从原来的423nm分别红移到433和453nm,吸光值明显减小,峰形呈劈裂状且明显变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铟卟啉的光学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铟卟啉单体和纳米溶液体系对低浓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铟卟啉纳米溶液体系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体.

关键词: 铟卟啉 , 纳米材料 , 检测 , 甲基膦酸二甲酯 , 光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